大规模的迁徙活动在人类历史上并不鲜见,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却是第一次。
中国平台开放大战大幕刚启,迁徙中的创业者群体就开始急剧膨胀。单打独斗的独立开发者、三五个人的小团队以及数百人的创业公司,都将拥有一个共同的新身份——应用开发商。最草根的开发者、程序员、黑客、跨国公司前高管、离职创业的公司职员,他们或已上路,或整装待发,涌入平台商的领土。开放平台的生存时代已然到来。
这是开发者们眼中的乌托邦:越来越多的平台提供了渐趋完善的基础设施:互联网入口、足够数量的用户、再也不用发愁的服务器和带宽资源或者金融服务等等,呈现在开发者面前的是一条“黄金大道”:则借助别人的平台聚拢客户资源,获得风险资本的支持从而不断壮大,几年之后在资本市场IPO之后成为互联网创业的英雄人物,手握大把财富傲世天下。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开发者们也不断与冰冷的现实之墙狭路相逢:他们听到的并不全都是好消息。
自2008年7月推出至今,苹果App Store上的应用总数已突破50万,仅2010年6月至今,参与的开发者也翻了1倍。然而,这里的活跃应用总数有401477个——近10万的程序已沦为僵尸应用,其开发者的命运可以想象。
开放激励了创业,但创业并不意味着成功。开放刺激了竞争,但竞争并不意味着创新——它还有可能导致更多的同质化。
竞争并不限于开发者之间,平台也有可能顺手拿走属于开发者的东西。2011年,苹果发布的iOS 5,“借鉴”和“包容”了一些原本属于开发者的创新应用。有了iOS 5,Dropbox和Instapaper等应用可以在一旁歇着了,这些应用的开发者的生存空间也被进一步挤占。一些开发者们似乎募然醒悟:他们的存在只是平台降低创新成本、实现自我进化的手段。
“理想而不理想化”,也许是开发者们应该抱持的平台生存观念。一些先行者的策略与轨迹,也许能为他们提供参照。
跨国生存法则
北京乐元素游戏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多款社交游戏已是海外社交平台上的明星游戏产品。上线两年以来,“开心水族箱”位列Facebook繁体中文版游戏第一名,全球排名第8。这也是前10名中唯一一款非英文社交游戏。
乐元素CEO王海宁并不满足于将Facebook作为唯一的舞台。日本Mixi,Mobaga Town,韩国Daum和德国VZ等多国社交平台上都有乐元素的产品,到目前为止,乐元素在全球范围内共接入了20个社交平台。今年2月份,乐元素回归中国市场。
原创作品、多平台接入及本土化的商务运营能力与团队,是乐元素海外平台战略的核心。在创办乐元素之前,王海宁曾任千橡集团高级总监,负责人人网的开放平台、增值业务,Web-Game的运营以及Social Game的开发。
因为发现不少人喜欢养鱼、喂鱼,乐元素推出了养鱼游戏,并成为第一款可以让鱼游来游去的动态游戏。2009年8月3日,“开心水族箱”在Facebook上线,“3个月内就达到了240万的日活跃用户数。”王海宁说,“目前有60%的用户已经玩了一年半,打破了社交游戏周期短暂的瓶颈。”
然而山寨无处不在。“开心水族箱”火爆之后,美国各大游戏公司开始陆续发布鱼类养成的社交游戏,包括Facebook上炙手可热的Zynga——他们在其后推出了同类游戏《FishVille》并创下单日活跃用户数一度超过740万的记录。
(点图片放大)
这不是Zynga第一次这么做。2008年,Facebook上一款黑帮游戏《Mob Wars》推出才一个多月,Zynga就放出了同题材游戏《Mafia Wars》——连命名都非常相似。后者利用现有用户基数广泛推广,很快就把原版游戏甩在身后。《Mob Wars》开发者起诉了Zynga,然而与后者在这款游戏取得的收益相比,其赔偿数额实在算不得什么,前者却丧失了生存机遇。
这也暴露出Facebook开放模式的新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应用进入这一领域,无审核接入与自由竞争法则正在遭遇挑战。一些占据先发优势的应用成为新的强势平台,对新来者形成合围挤压之势。
Facebook正在做出改变,不过王海宁并不打算坐等变化,他加速启动了多平台战略。全球范围内的强势和新兴平台王海宁都愿意去试一试。“休假的时候还往比利时跑了2次,还有波兰、荷兰等地。”王海宁告诉记者,“我还曾飞了30多个小时到巴西去商谈合作。”
这一法则同样适用于主攻国内平台的开发商——一些强势平台更有资源优势,新兴平台则有想象空间,对开发商们也有更多政策优待。不过跨平台尤其是跨国平台发布也推高了开发成本。比如中国人习惯微软雅黑字体,而这并不符合日本人的阅读习惯——就连字号和图片都要做相应调整。因为需要根据不同平台的特性与要求开发不同的版本,乐元素游戏的升级更新都比在单一平台更麻烦。仅在去年,为了跨平台解决方案,公司就投入了30多个人的人力,花了一年的时间。
本土化的运营更是新课题,尤其是在跨国平台上。在日本,乐元素就要针对其本土人情适时推出推广活动。日本也有端午节,但日期与中国不同;夏天,日本的“海之日”,人们身穿浴衣进行庆祝活动;7月份又要迎来“花火节”。为此,“我们在日本当地买了一家公司,15个专职同事负责当地的运营活动。”王海宁说。
这家公司还成立了一个专门的跨国文化顾问部门,10余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同事为其提供跨文化的平台本土化顾问工作。这一点依然可以启发主攻国内平台的开发商——在不同的平台上活跃着不同的用户群,他们与你的目标客户一致吗?同一类用户在不同平台上的诉求和习惯有何不同?这也是“跨平台文化”需要思考的问题。
乐元素就像改革开放第一批“走出去”的企业一样,没有太多先例可以借鉴。好在他们做得还不错,成为“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同时,因为对国际市场机会的敏锐触觉与执行力,这家在国内市场谨慎低调的公司也进入了世界顶级风投的视野。去年,乐元素完成了第一轮融资,投资方是美国顶级风险投资机构DCM。
除了资本输血,乐元素也能自己造血。去年,由乐元素开发的《开心Lounge bar》和《我的王国》先后登陆日本mixi,目前两款游戏位列mixi排行榜前3名。今年4月,《我的王国》登陆韩国Cyworld,上线后即成为增长最快的游戏之一,位列Cyworld游戏排行榜前5名。到目前为止,乐元素在各平台上的月收入据说已经超过千万元。这是一家高速成长的公司。成立于2009年3月的乐元素,由16人扩张到200多人,在过去的两年里他们换了5个办公场所。
海外征战大捷之后,王海宁又很快察觉到国内平台的开放机会。
早在2009年,乐元素就曾把“开心水族箱”放到了人人网,当时表现也还不错。他们的另一款产品《我的王国》在开心网刚上线即成为增长最快的游戏。
国内平台中,腾讯目前有着较为严格的准入门槛。《我的王国》接入腾讯时,曾在内测区域放了两个月,又在腾讯“朋友”待了两个月,今年5月份才接入腾讯最有价值的平台之一Qzone。与Facebook的政策相比,这是相对严格的准入制度了。不过,在多国平台上转悠过的王海宁认为,最严格的其实是日本韩国的社交平台。《开心Lounge bar》接入日本mixi的时候,对方指出游戏人物的着装风格不够日本化,还提出了很多具体的建议,沟通十分细致。这延长了游戏等待上线的时间,不过也使游戏更加精致。
严格的平台管理政策并非坏事——公平并非意味着放任。今年7月1日起,一些海外平台将实施更为严格的平台控制政策。Facebook和mixi将开始启用其平台货币并开始新的分成制度——之前这两家的收入都归开发商。平台货币的出现一方面说明,这两大平台都已经跨越了早期争夺、拉拢开发商的阶段,用户和应用数量都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开始考虑新的游戏规则。另一方面也改善了用户体验,因为平台货币的流通性更好,用户可以在多个应用中使用统一货币结算,比如为某款游戏充值之后,账号中的额度可以使用在其他应用上。
跨界生存法则
音悦台是一家典型的跨界生存的公司。这是一家高清MV音乐分享平台,也是国内最大的音乐MV视频媒体平台。平台嵌入平台的跨界生存,这是音悦台创始人兼CEO张斗之前绝对没有想到的事。
去年这个时候,人人网曾主动找到张斗洽谈接入事宜,张斗没有意识到其中的机会,甚至有些排斥。“人人网要求互联互通,而我认为这有风险。最大的风险是对平台看不透。”接入平台需要占据公司的开发和运营资源,音悦台已于2009年7月份上线,自己也是一个媒体式平台,尤其是作为最底层的音乐服务提供商,与各个平台业务交叉的可能性非常大。
2010年10月份,《Facebook效应》一书中文版出版,张斗组织团队研究了一个月的时间,然后他发现流行音乐应用程序网站iLike在Facebook上的爆发式增长。这个2006年10月推出的音乐网站,8个多月的时间就吸引了700多万注册用户,其中将近一半的用户是在其接入Facebook之后的两周之内获得的!
音悦台CEO张斗,与开放平台合作尝到甜头之后,张斗认为自己是“理想而不理想化”的代表
“刺激很大!”张斗承认,不过当时腾讯还没什么动作,所以他自己“也不那么急切”。很快,3Q大战爆发。张斗结合对Facebook的研究结果和马化腾的演讲,推断“腾讯将会加大开放的步伐。”一个月后,张斗开始跟腾讯接触,和对方的人见面,他第一句话就是:“咱们腾讯是不是真开放了?”对方说没错,绝对是真的!随后还有几次拜访,张斗依然不十分相信,因为腾讯自己也有音乐服务。“咱们也不是来砸场子的。”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音悦台接入了QQ空间、腾讯微博、QQ朋友等腾讯开放平台,在QQ空间运营了5个认证空间,每日粉丝增长平均在1万以上,峰值达到日增粉丝10万。6月21日,腾讯在QQ空间推荐了音悦台一个Lady GaGa的视频,“当天下午,我们的带宽就增长了20%,暴涨了10个G!同时带来几百万次的访问量!音悦台将成为加入Q+的第一批公司之一。”张斗说,如今音悦台已经成为开放平台上最积极的参与者。
然而跨界生存的威胁依然存在。由于音乐服务属于相对比较底层的应用,各家平台上都已有自己的音乐服务或即将推出音乐服务。在既有市场份额一定的前提下,优待外来应用,平台商一方面要面对自家服务的成长压力,也要面对公司内部错综复杂的利益协调问题。是斗是和,恐怕平台商自己一时也说不清楚自己的态度。
类似的事情也出现在国际平台上。马克·扎克伯格决定开放平台的时候,时任副总裁的肖恩·帕克就十分反对——他担心会在这里生长出威胁Facebook的应用。扎克伯格坚持了自己的观点,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不过之后也发生了让他十分尴尬的事情——在Facebook上迅速成长起来的音乐网站iLook,被Myspace收购,后者是被Facebook甩在身后的老对手。
因此,无底线的开放是不存在的。平台商和开发商会逐渐达成一个共识:开放是一个相对词汇。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站在应用底层的音悦台依然要义无反顾地拥抱开放。对于张斗而言,接入其他平台 “不是输不输得起的问题,而是更多赢的机会的问题。”他说,“音悦台也无权要求平台商把他们的音乐服务关掉。”
正因为如此,张斗自认自己是“理想而不理想化”的代表。“有本事就在平台上竞争,赢了算你拽,输了也正常。”业内很多人担心,平台商们当裁判当到一半就“下场踢球”,张斗却坚持认为平台只是提供了一个舞台,不是舞伴。“演出还得自己来,把最美丽的一面展示出来。”张斗说。
这也是张斗无法拒绝的演出。因为借助开放平台,“以前3年才能做到的(成长速度),现在一年半就能做到。”他认为,不接入就意味着在激烈竞争中失去先发优势,“不在平台上生,就在平台外死。”
细分战略
平台化生存的另一现实矛盾是,创业的门槛降低了,客观上激励了创新。然而,中国互联网行业缺乏创新传统的土壤,什么火做什么,容易一哄而上。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创业的战线可能被拉长。基于此,移动互联网应用公司活力天汇选择了细分市场、重点发展商务应用的策略。
活力天汇是最早看到APP Store商机的公司之一。2006年底,活力天汇CEO助理邓永强即注意到苹果即将推出iPhone的消息,他直觉这将是加速推动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大事件。鉴于对国外知识产权和移动应用趋势的理解,邓永强等人为其产品开发设立了三不原则:合作不涉及运营商、不涉及版权及内容不敏感。“搜吃搜玩”是他们开发的第一款手机免费软件。用户可以查找餐馆详细信息并查看餐馆周边地图,或者按一下电话图标,就能拨通餐馆的电话。
这一应用很快就获得了市场的欢迎,随后他们将几个关联项目整合为活力天汇科技公司,并开发了航班管家、冒泡拍拍、酒店管家等应用,覆盖了商务应用和LBS等大众消费类等业务线。
这几个应用相继入驻苹果的App Store,很快就在国内iPhone下载应用排名中一度领先。“苹果公司主动联系我们,把航班管家等客户端放入它们在大陆的电视广告和重点推广计划中。”邓永强告诉记者。
随着国内移动互联网大热,一些平台级公司也加大了对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渗透。曾经火热一时的“搜吃搜玩”就面对着大众点评网在客户端上的竞争,后者通过web2.0模式积累了很多的分享信息;“冒泡”和“冒泡拍拍”所处的LBS领域也是一片红海。
什么才是移动应用开发商的蓝海?进入门槛低,初始规模容易做的大众服务类业务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而“航班管家”属于商务应用战线更长,目标受众也更细分的高端应用,不那么容易被复制。不过这类的商务应用也同样面临盈利模式的困惑,好在他们较早进入APP Store,前瞻眼光和积累的高端用户依然让活力天汇赢得不少风险资本的青睐。目前这家公司主推的应用——航班管家的用户就有大约60%以上是iphone用户,这成为支撑活力天汇未来想象力的重要资产,吸引风险资本的关键之处也许就在这里。
利益、政策与系统
开放时代到来了,开发商们还要面对的一个新课题是:如何判断纷繁复杂的平台环境,与平台商实现利益对接和政策对接。
如果从用户数和盈利的角度来衡量,目前最有可能完成精准对接的,是拥有庞大用户社交关系链的平台与社交游戏开发商的对接。前者拥有后者需要的强关系链、病毒式自传播模式以及付费习惯,后者则增强了用户间的互动关系并产生收入。来自腾讯合作伙伴大会的消息是在腾讯社区的某个应用单月分成就已达到1000万元。用户的强关系链与变现能力,也成为腾讯争夺开发者的最大“萌点”之一。
E店宝CEO陈涛。作为一家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ERP软件服务的企业,他们与各种不同的电子商务开放平台对接。同样受益于开放平台,他们的成长也很快
跨平台作战的开发商们也可以利用平台之间的竞争关系,基于不同的平台政策制定平台商战略。
在腾讯所有开放平台中,腾讯拍拍算是一个较为新兴的平台了。一方面可以分享腾讯的资源,另一方面,为了与淘宝等平台争夺开发者,拍拍的政策也越来越开放,也更加乐意让利于开发商。
因此,即使在拍拍最不开放的时候,E店宝也在寻找合作机会。这是一家为电子商务提供ERP软件服务的公司,接入了腾讯拍拍、QQ商城、淘宝等多家平台。“在腾讯合作伙伴中,我们的编号是001号。”CEO陈涛不无得意地透露。
作为国内最早接入各个平台的第三方应用之一,陈涛也曾经历过腾讯封闭时期的苦恼——“腾讯拍拍的特点是对于用户而言安全性比较好。”陈涛回忆,对于开发商而言就有些麻烦。有些平台上E店宝可以直接破解抓取订单,而拍拍这边,只能通过批量导出导入的方法搜集订单处理程序,这使得他们提供服务相对困难。
电子商务行业越来越活跃的时候,腾讯开始在这个领域发力,拍拍成立了自己的开放部门,到目前为止,腾讯拍拍大致形成了一套针对第三方的管理体系。“对第三方开发者,我们会根据服务等级考核情况升级或降级。”腾讯电子商务部产品经理韩瑞告诉记者,“我们还要配备推广资源,同时开展线下培训会,帮助大家跨地域推广和交流。”他不忘强调,“我们不会签排他协议,并且承诺零分成,现在其他平台还很难做到。”
当用户资源、政策优待和产业链上的控制力综合作用的时候,开发商即使在相对新兴的平台上也可以找到更多的发展空间。跨平台作战成为开发商们的普遍战略。
“我们甘愿做小白鼠。”陈涛如此形容自己在开放平台中担负的角色,“E店宝也同样受益于开放,增长很快。”今年6月,E店宝对外宣布获得红杉资本和华兴资本第一轮投资。
我们梳理了跨国与跨界平台的生存法则、细分市场的竞争策略以及针对不同平台的策略。这将使我们的开放平台生态系统呈现出何等面貌呢?
乐元素CEO王海宁如是描绘未来的生态系统图景。未来生态系统架构将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真实社交关系链,“人们使用账号的原因将不是信息而是因为真实身份和好友。”二是互联网入口以及之上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Facebook和Twitter等还要承担金融功能。”三是各种基于应用的需求,比如城市里的健身房甚至卖酸梅汤的,这些分工很细的功能将由应用开发商提供。“后者更灵活、未来的创业公司也会更小、他们从跨平台中争取最大的价值回报。”王海宁说,“这就是未来这一系统的社会分工。”
辨明方向需要时间。不过旁观者的代价是如此之大,因此游牧者接下来该做的就是:行动!“如果你还在那儿打转转儿,还在纠结什么真开放假开放,我就直接扑上去和人家合作了。”一位开发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