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产品的伟大创新人物乔布斯于10月5日逝世后,世界为之怀念,乔布斯创建的苹果牌电子信息产品,进而被世人疯狂追捧,为美国创造的巨大财富收入,更是令世人羡慕不已。随之而来,国内一些仁人智士分别在媒体倾诉: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乔布斯式的划时代的人物及其引领科技潮流的前沿产品?更有甚者,华东某市却已提出要在五年时间用5千万人民币培养1400个“乔布斯”式的(创新型领军、拔尖人才)人才计划。进一步地,此风在国内正此起彼伏。
甭说1400个乔布斯,仅仅就是一个乔布斯,就已经在多个行业里,给世界带来了革命性的进步与伟大贡献。显然,这种要培养1400个乔布斯的所谓创新规划、科技发展目标、产业进步前景,无疑是极其幼稚可笑的。因为他们连乔布斯为什么是“乔布斯”的最起码原因都不知道,甚至都没有来得及简单地探讨或研究,然而就提出了敢于超越乔布斯1400倍的宏伟目标,这与当年的“大跃进”简直如出一辙。另一方面,我们连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都还没有理性地回答与积极探索实践,却要急功近利地培养上千个“乔布斯”,简直是异想天开。事实上,叶公好龙,反而恰恰是我们屡见不爽的一种现象。
实事求是地说,“乔布斯”不是谁培养造就出来的,而是那块土地上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的,特别是那片土地上的科学精神所催生的。正如著名的依然健在的95岁高龄的国学大师饶宗颐(香港)所述:“大师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环境熏陶出来的。”因为他这个仅仅读过初中一年级的文凭,就是被自己家中的数万卷书籍熏陶(广学博览),进而出类拔萃的。
乔布斯非但不是培养造就出来的,而且极端稀有,世界才仅此两个(另一个是创建微软的比尔·盖茨)。显然,“乔布斯”式的顶级大师,更不是谁想有就可以拥有的,即使用巨额金钱和充足时间。
造就乔布斯的客观环境条件至少有六:一是整个社会尊重每一个人的创新发明,尤其“科技是根本出路”的观念相当牢固。二是整个社会对任何人的奇思妙想,或着是几乎不可能的前沿探索,都给予思想肯定和支持鼓励。三是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具有无限热忱,一些人为了这种目标甚至敢于抛弃一切,其中,乔布斯就是典型代表。五是国家社会的风险投资意识相当浓厚,申办公司简单顺畅。六是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出生问英雄,惟才是用是普遍规律。
造就乔布斯的主观环境至少有六:一是能够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并持之以恒地培养拓展。二是天生具有独特眼光看世界的灵性,不仅善于发现问题,更善于解决问题。三是具有强烈的使命感,既立足当前做小事,又立足长远更做大事。四是具有强烈的坚守意志和奉献精神,目标明确,专心致志。五是具有与现实巧妙结合的创新构思与果敢实践,交叉思维出成就。六是敢于探索、善于拓展、不畏风险,不惧得失,既把想法变成前沿成就,更把妙思变成时尚商品。
乔布斯就是乔布斯,不可复制、不可比拟、不可超越,仅可以学习借鉴。一个国家社会,如果真的盼望自己的各类大师级人物层出不穷的话,那么,积极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尤其是要创建良好的科学精神之客观环境,让正确的科学理念扎根大众内心,充分肯定每一个人的创新发明,切实应用好每一项前沿技术成果,造福好每一方土地的同时,特别要在管理层智囊机构方面,建立好“文人、军人、匠人(学科带头人)”人才平衡体系,这才是富国强民最根本的出发点。否则,无论多么高尚伟大的,培养造就所谓的中国式“乔布斯”的宏伟规划或目标愿望,都将被历史嘲笑。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于中国衡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