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是效率的起点。没有统一的标准,效率将受到极大的损失。数字贸易产业化模式以提高产销的效率为核心发展方向,就更不能忽视标准化的作用。数字贸易产业化模式,应设立一套统一的、能够为多数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所接受的标准,来实现数字贸易平台的高效运作。
制定标准讲求科学化。对技术性的事物制定的标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技术标准。对管理性事物所制定的标准就是通常所说的管理标准。作为标准,不管是技术标准还是管理标准,最本质的是必须进行统一。没有统一,就没有所谓标准。
制订标准时,要总结多年积累的经验并使之科学化,条理化;要进行科学试验或验证,使标准建立在科学的数据基础上;要总结、分析并综合国内外有关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成果,择优选出最佳解决方案,并制定为标准。起草标准时要特别注意吸收新的科研成果、新的技术成就和新的实践经验,以便通过标准的形式去推广新成果、新成就和新经验。通过标准可以把部分人的熟练技术和先进经验,用文字记载下来,纳入标准推广到全企业,变为整个企业的经验,使企业有关人员都能掌握,从而变为企业的财富。
数字贸易产业化模式在深刻地辨析标准的基础之上,将数字贸易中涉及的各个重复性的步骤进行标准化,通过统一的标准来达到该平台运营的历史连贯性,不因股东或管理人员的更迭而变动,不因数字平台上的商家的不同而变动,从而保持数字平台运营的统一性。
电子商务时代的标准化。电子商务时代,已经蕴育着数字贸易产业化模式的标准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合作伙伴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对合作伙伴之间信息交流的标准化要求也越来越高。
信息共享推动标准化进程。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贸易伙伴之间的信息传递提供了快速、及时、准确的手段。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递和处理交易信息,信息格式的标准化成为制约信息共享的一个突出问题。为了便于计算机对交易信息的自动传递和自动处理,美国企业最先开始使用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并制定了用于贸易伙伴之间传输信息的单证标准。
世界各国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都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交易,并通过各自的计算机系统自动完成交易信息的生成、传递、接收、处理时,信息格式的标准化就成了制约网络上信息自由交流的瓶颈。由于通过网络传递的数据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不同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之间进行的,而企业自身的信息系统的硬件平台和软件环境都存在着差异,数据格式存在着互不兼容的问题。同时,由于各企业的商业单证格式存在很大的差异,给计算机系统的自动处理和传输造成很大困难。因此,贸易伙伴之间迫切需要一种标准化的信息格式,它独立于不同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和传输协议,在不同的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网络进行传输。
EDI技术保障网络经济交流。电子数据交换,即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是商业贸易伙伴之间,按照一定的协议,将标准化、规范化和格式化的经济信息,通过电子数据网络,在单位的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自动交换和处理。EDI技术的核心就是用国际上统一的标准数据格式在贸易伙伴计算机应用系统之间自动传递贸易信息,包括各种贸易单证如订单、报关单、纳税申报单、发票、发货单等。EDI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网络经济下企业间的贸易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条件和保证。
EDI是电子商业贸易的一种工具,将商业文件如订单、发票、货运单、报关单、进出口许可证等,按统一的标准编制成计算机能识别和处理的数据格式,在计算机之间进行传输。其特点是:1) EDI用于企业之间传输商业文件数据。2)传输的文件数据采用共同的标准和固定格式。3)通过数据通信网络一般是增值网、专用网来传输。4)数据是从应用到应用自动传输,不需人工介入操作。目前,国际上最通用的EDI标准就是UN/EDI—FACT标准。
3G时代来临,统一虚拟网络的要求对数字贸易标准化的要求更高,因为EDI时代要求的电子数据交换,主要强调的是不同国家之间的计算机、软件、商业文件格式必须一致。而统一虚拟网络时代的标准化,则扩大了需要标准化的范围。它要求互联网络、手机移动终端、PDA、电视、电话、通讯卫星之间的商务交换数据格式应当一致或可以兼容识别。这才有可能实现统一虚拟网络的无缝连接,降低交易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经过处理加工后的数据资源,为传统贸易及互联网贸易都带来极大的变革,主要从两个方面可以体现——
1.诚信
互联网商业应用过程中,供求双方的诚信基础是对达成交易的巨大障碍,由于供求双主及产品规格的数据部缺乏统一的标准,也没有机构制定数据标准,并对数据的真实度进行考察审核。从而互联网上的数据分散而无序, 缺乏可信度,商户不信任用户,用户也不信任商户,相互无法建立诚信基础。相应对产品介绍的信任度自然也很低。根据权威机构调查,诚信问题是互联网商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而通过数贸产业加工后的标准数据,由于经过专门机构核实,用户,商户,商品信息都具真实可靠的唯一性。从而将网上诚信身份确认的难题迎刃而解。特别是应用指纹等先进的生物识别技术,身份证IC.芯片识别技术,让供求双方相互之间的信任度大大加强。由于有了唯一对应的诚信记录,大众也将更注重自身交易诚信的维护,所以数贸产业提供的数据将具有大幅提升交易诚信度的价值。
2.效率
过去商户独立建立用户数据库,不但重复投资,浪费成本高用户数据散乱,真实性低。最重要的是让用户使用带来极大的困难,带给用户不良的消费体验,试想用户登陆任何一个商家的网站系统都要进行注册输入自己的原始资料,相当于到每家商店购物之前都要进行身份证、家庭住址、银行账号的登记,设置登录名称和号码。
姑且对商户的诚信认可度不说,仅仅高达几十分钟的注册过程己经让消费都兴趣大减,况且到100家商户还要注册一百次,记录100个用户密码。多次输入银行信用卡账号也是非常危险及麻烦的,系统让用户去适应商户系统的方法效率低严重制约了交易的达成。当数贸产业对用户数据进行了一次性的全面认证,名址、银行等信息一应俱全。获得数贸数据系统支持的商户由原来被动要求用户注册转变为主动适应用户,用户只须用单一在数贸系统的认证数据,便可轻松在商户系统中达成交易,不但方便快捷,而且更安全。在数贸支持的所有商户系统都一号通行,由无多次注册的麻烦。一次认证终身全球通用,这样的流程,也让商户的订购系统更加自动化,实现性大大加强,商户也乐意为取得数据扶持而付出代价。
由上可见,数贸系统加工后的数据在商业应用中具有不可限量的价值,全面解决诚信与效率的两大难题,企业信息孤海岛的现象打破后让消费者与商户的成交率也大大提升。应数贸之势,供求双方以更快速度迈进数字化交易的时代,推动生产生发展,对经济成长速度提升将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
数贸模式的标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标准的系统化,需要以整体的眼光来看待标准化工程。
数字贸易产业化的界定。系统化分析的第一步,首先需要廓清数字贸易产业化的标准化边界,即数字贸易平台对多大范围内的交易事项进行标准化。需要对如下的事项进行标准化:
a. 进入该数字平台的标准,如数字平台与商家的合同,消费者的注册协议等;
b. 数字平台上的价格、交易流程、订单处理标准;
c. 保修标准、售后处理标准、退货标准;
d. 消费回馈积分的标准、积分使用标准、积分兑换现金的标准;
e. 数字平台的优惠标准、抽奖标准;
f. 数字平台上的支付标准,包括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
g. 数字平台上的广告收费标准;
h. 数字贸易平台的后台处理标准,包括订单号的生成及联网标准。
参与数字贸易的主要有四要素:数字平台的经营维护者、运营商、商户和消费者。在数字贸易平台上,各个主体适用的标准及其弹性都可能不同。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适用于数字平台经营者、商户的各种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