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话春晚


    因时间凌杂,有几次零星在微博上记了点春晚感受,现合在一起记述如下。

    春晚的老面孔该换了:那么多老面孔,还以此为荣,难怪春晚成了“老一套”。艺术家的青春与青春的艺术家不是一回事,春晚不需要那些“腕儿”的艺术青春永葆,而是需要更加青春的艺术家。客观的说,经过几十年的雕琢,春晚很精致——但这不等于就一定精彩!
    关于旭日阳刚等:其实他们来自生活,包括来自深圳一帮小伙的街头舞蹈,只要我们不是从挑剔的角度出发,都会感到一种自然的冲击力,给人亲近的感觉,尤其在春晚的节目中,这样的鲜活真是太少了!
    其实春晚是一个可广泛参与的、节庆团圆的平台,如果搞一个春晚联播效果怎样?这样时段可以长很多,且不必“被主持”在一个4个多小时的固定结构中,还是更加开放的好!
    与越来越大众化的传播方式相反,春晚的内容和主要参与群体越来越小众化、碎片化,而且与生活气息太远,2010年中很多大事、感动人的事都没有反映,偶尔有点流行语——权作标签——且用苍老的声音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