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开局之初,中日政治关系仍未完全走出“政冷”延长线。在中日政治关系尚未明显回暖时,中日贸易却呈“V型”逆转。
中日贸易实现“V型”复苏
日本财务省日前发布的最新贸易统计显示,2010年中日贸易实现V型复苏,几乎恢复到金融危机之前的历史最高水平。
据日方统计,2010年中日贸易总额同比增长22.3%。其中,日本对华出口13.87万亿日元,自华进口13.41万亿日元,分别同比增长27.9%和17.2%。日本对华贸易赤字连续5年持续缩小,比上一年下降73.3%,16年来首次低于1万亿日元。有分析称,照此趋势,日本扭转1987年以来的对华贸易逆差或已为期不远。
数据显示,对华贸易逆差减少的原因在于中国国内市场需求增长拉动了对华汽车和机械的出口。其中份额较大的电子电器、机床等一般机械,各占逾20%。
同时数据还显示,中国自2007年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以来,在日本外贸中的比重稳步上升,2010年占比达到22.3%,比2009年的20.5%提升1.8个百分点。
中日贸易料继续向好
虽然“政冷”尚未消退,但中日贸易显示出逆转势头,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前中日之间政治关系对经贸关系的影响程度相对弱化。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中日经贸合作已经超越了两国范围,和世界经济融为一体。中日经济关系研究人士认为,尽管目前以中国作为中转地的“日本-中国(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经济体)-欧美”三角形贸易结构不尽合理,令日本、中国的外需依赖度均较高,但这种结构短期内很难改变。即是说,当前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将在客观上推动中日贸易向好发展。
此外,鉴于当前日本和中国各自宏观经济政策和扩大内需的新形势,互借双方市场资源,提振本土经济士气,也是双方的务实之策。
根据今年新的经济形势预测,中日两国经贸合作还有进一步增强的基础。近日由路透社针对全球500名经济学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速将继续排在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首位。同时有迹象表明,今年美国的经济复苏将加快,并且,从全球范围看,今年的增长前景也将相当“令人鼓舞”。但对日本来说,经济学家们普遍预测,至少在今后18个月内,日本的季度增速可能只能达到或低于0.5%。在这种中强日弱经济走势下,预计两国贸易关系还将以务实的互利合作为主。
日本对华投资提升有空间
除中日双边贸易外,日本对华投资也是中日经济关系的一大支柱。从部分已披露的信息看,后者的发展还存在很大提升空间。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在去年8月发布的《中国外商投资环境研究报告》称,过去几年里,包括日本在内的发达经济体对华投资虽然在绝对值上有小幅增长,但占中国吸引外资的比例却出现下了滑趋势。报告分析认为,这与中国接受的投资总额出现了较大上升有关,同时也可能与中国对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投资相对吸引力降低有关。报告建议中国要建立高效的政府管理服务体系。
另一份调查数据则显示日本企业将继续重视对华投资。中国商务部网站引用去年底由日本媒体进行的“日本在华投资企业调查”数据称,2010年在华业务利润增长超过10%的企业估计可达四成二,2011年设备投资有望增加46%。尽管许多企业表示2010年中国工资水平上涨令成本压力有所增大,但中国作为重要投资地和利润来源地,约半数企业表示2011年将继续追加投资。
这项调查对象包括从事制造业和服务业的136家日本在华投资企业,其中101家企业进行了有效回答。
这些企业有一个共同担忧是,如果2011年中国物价总水平持续上升,可能将进一步加大企业成本压力。去年,多家在华日企因在薪酬问题上与雇工没有达成一致而发生了罢工事件。在全部被调查的日企中,去年涨薪幅度超过10%的企业占全体约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