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观IX35:SUV新旧势力大决战


2010国产SUV市场年度分析报告

 

    2010年,SUV市场经历了一个比井喷更幸福的后井喷年代。销售规模的连续快速增长,使它在国产乘用车市场的份额已经接近中型车市场,成为了主流类别车型之一。



    从上表可以见出,SUV市场在2010年度主要经历了3个市场变化阶段:1-3月随国产乘用车市场的自然销售波动而震荡,4-9月在自我调整中保持增长,10月以后进入年末的放量增长期。这一变化趋势要比国产乘用车市场整体走势表现得更为积极。



    从SUV在国产乘用车市场的份额里,可以看出更加快乐的信息:1-8月间,SUV在国产乘用车市场的份额,始终保持英寸式持续快速攀升的势头。直到9月势头才出现回调,并在4季度稳定在近12%的份额水平上。与年初相比,这个份额水平大致提升了3.5%。这表明在SUV市场的内部和外部,支持SUV增长的势力强大而稳定地释放着能量。

在接下来的报告里,将从区隔市场和区域市场两个视角,对2010年度国产SUV市场的竞争格局进行深度分析。

 

1 SUV市场区隔形势分析

  

    从顾客群体的产品选择标准、消费需求形态、消费行为模式等角度考量,在2010年度,SUV市场以品牌车型的指导起步价为向量,已经裂变为5个区隔性市场。这5个区隔市场从消费模式到需求形态,从竞争模式到竞争焦点,均存在显著的区隔性差异。




 

    从上述图表可以见出,在2010年度,5个区隔市场呈现出下述变化趋势:

    第一,从全年市场份额构成的角度考量,5个区隔市场表现出非常强烈的调整状态。这意味着SUV市场内部的消费张力和竞争张力,正在发生具有能量巨大的市场板块冲撞。区隔市场之间尚未形成相对稳定的势力拼图。这表明这个年轻市场的造山运动还在激烈的进行。因此,2011年,SUV市场还将呈现出增长与调整交织的青春期成长形态。

    第二,在5个区隔市场中,指导起步价13-17万的中端车型和指导起步价17-25万的次高端车型分别占据了24%和33%左右的份额。同时,这两个市场还处于上升的状态。因此,在未来一个阶段内,它们将逐渐成长为主导性区隔市场。

    此外,低端市场迄今占据着24%左右的份额。但是纵观全年,它的市场份额锐减了将近7%。这表明它正处于快速萎缩的状态。对于以它作为根据地市场的自主品牌SUV,这是一个不幸的信息。

 

2 SUV市场区域形势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作为传统的主要销售区域,华东和华北在紧凑型市场的份额达50%。华南和西南组成了第二方阵。华中、西北和东北则留在殿后的位置上。通过5个区隔市场的比较分析,发现下述形势特征:

    第一,华东的区隔市场销量占比,从高端到低端呈现出正弦曲线波动的形态。这表明在华东区域,每个区隔市场均拥有相对充沛的市场空间。

    第二,华北、华南和东北的区隔市场销量占比,从高端到低端也呈现出波浪式变化,只是不象华东那样表现出明显的正弦曲线形态。其中,在华北和东北区域,中端以上市场占据了更多的市场空间。在华南区域,市场空间则更加向高端和次高端集中。

    第三,华中的区隔市场销量占比,保持着屋脊式对称分布的态势。其中,中端市场成为了份额最高的区隔市场。

    第四,西北和西南的区隔市场销量占比,从次高端到低端呈现出明确的递增态势。表明这2个区域处于明朗的市场成长态势。其中,中端以下车型具有较为充裕的市场生存空间。


    从城市级别的角度分析,SUV市场呈现出非常明确的销售态势:在一二三级城市市场,从高端到低端,销售占比呈递减态势。在四五级城市市场,从高端到低端,销售占比呈递增态势。这表明两个重要的信息:

    第一,迄今为止,一二三级城市仍然是紧凑型的主要销售市场。尤其是中端以上的车型就更加明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次中端和低端车型在一二三级城市已经没有市场。相反,次中端和低端车型超过40%的产品,销往了这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

    第二,四五级城市已经成为中端以下车型的重要生存空间,也正在成为次高端以上车型潜量巨大的市场增长地带。

 

3 高端和次高端市场形势分析




    将上面两个图表进行整合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高端和次高端SUV在各区域市场的销售分布态势。

    华东、华北和华南是高端和次高端SUV销量最多的区域,同时,销量向一二三级城市严重集中。这表明这三个区域的一二三级城市,目前仍然是高端和次高端SUV的主导市场。它们的四五级城市的消费能量尚未完全爆发。可以预计,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它们的四五级城市,将成为高端和次高端SUV的一个市场增长点。

    在高端和次高端SUV市场,东北和西南的销售占比为9%和10%。它们的销量也明显向一二三级城市倾斜。鉴于这2个区域的一二三级城市相对稀少,所以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它的销售分布发展态势很可能向华中现有态势靠拢。

    华中的销量表现出相对均衡的分布。西北市场则由于一二三级城市的严重稀少,造成销售分布向四五级城市严重倾斜。


    从关注指数和销量指数分析可以见出,各个区域的顾客在选购高端和次高端紧凑车型的过程中,表现出下述趋向特征。

    第一,在品牌选择上,大众系在华南以外区域市场,正在赢得市场领先地位。大众系的两张王牌——途观在次高端市场,奥迪Q5在高端市场,形成了威力超群的竞争力量。作为三大传统强势车型——本田CR-V、丰田RAV4和汉兰达构成的阻击势力,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压力。

    第二,在高端和次高端SUV市场,迄今已经形成寡头车型主导竞争的局面。奥迪Q5、途观、本田CR-V、丰田RAV4和汉兰达5款车型,在高端和次高端的销售占比已经超过85%。这意味着其它品牌车型要想在这两个区隔市场生存和发展,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高昂的代价。

    第三,关注指数和销量指数的比较分析发现,2011年,途观最有可能实现突破性成长的区域方向是华北、东北和华南。

    第四,三大传统强势车型在华南依然保持着领先。但是途观和奥迪Q5已经紧紧地蹑踪其后。对于大众系来说,加强顾客到店选购和深度驾乘体验的营销工作,是赶超日系品牌的重要环节。对于日系品牌,提升顾客的关注率,是继续保持领先优势的关键。

 

4 中端市场形势分析




 

    将上面两个图表进行整合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中端紧凑车型在各区域市场的销售分布态势。

    中端市场的区域销售形势在结构和趋势上,均与高端和次高端市场非常相似。只是各个区域四五级城市的销售占比相应放大了2-10%。其中,在华南、华东和西南区域,四五级市场销售占比增长最炙。这表明两个市场板块在结构上具有和谐的发展趋势。

    区隔市场销量占比统计显示,中端车型和次高端车型分别占据了24%和33%左右的份额,已经成为SUV的主流市场。同时,2010年这两个市场同时处于上升的状态。此外,次高端和中端的区域市场数据显示,这两个市场在结构和趋势不仅高度和谐,而且在高级别城市和低级别城市的销售占比变化上,也表现出了合理的趋势。这给予我们三个重要的信息:第一,次高端市场和中端市场均各自拥有充沛的市场空间。第二,它们之间的共生关系远超过了相互替代关系。第三,两个主流市场板块的关系趋于明朗,表明SUV市场正在从快速成长期向稳定发展期过渡。


    从关注指数和销量指数分析可以见出,各个区域的顾客在选购中端SUV的过程中,表现出下述趋向特征。

    第一,从关注指数和销量指数上可以看出,在中端SUV市场,顾客的品牌选择趋向强烈倾向于韩系品牌。同时,从韩系品牌之间不同车型的关注排行和销量排行显示出,顾客以造型、安全、质量、配置、服务、价格等车型的整合品质水平,作为选购的核心标准。换言之,中端SUV的顾客则具有显著的品价比消费倾向。

    第二,在华东、华中和西南市场,逍客突破了韩系品牌的重围,登上区域销量的王座。这一方面表明中端SUV顾客对技术和品质的用心关注,另一方面也表明一部分中端SUV顾客对品牌价值的关注。

    第三,IX35在关注指数榜上的强势地位显示,在产品知名度和关注度上,它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市场能量。只要在产品体验和价值认同上取得突破,它就会在销量指数榜上更上层楼。可以预见,2011年,中端SUV的王座争夺战将在IX35和逍客之间激烈上演。

  

5 次中端和低端市场形势分析





    将上面两个图表进行整合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次中端和低端SUV在各区域市场的销售分布态势。

    相对于中端市场,除东北以外的其它区域的次中端和低端市场,在低级别城市的销售占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这充分表明四五级城市是中低端和低端SUV的海底坐垫。但同时必须看到,在华东、华南、西南和东北区域,次中端和低端SUV在高级别城市也保留着相对充沛的市场空间。


    从关注指数和销量指数分析可以见出,各个区域的顾客在选购次中端和低端SUV的过程中,表现出下述趋向特征。

    第一,从关注指数和销量指数上可以看出,在次中端和低端SUV市场,顾客在品牌选择上强烈倾向于自主品牌。根据销量排行显示,哈弗H3、瑞虎和众泰5008是次中端和低端的畅销车型。据此观察,次中端和低端SUV的黄金销售档线有两条:一是8.4-9.0万/辆之间,二是5.5-6.0万/辆之间。因此,次中端和低端SUV的顾客具有显著的性价比消费倾向。

    第二,在关注指数榜上,瑞虎在所有区域高居榜首。在销量指数榜上,哈弗H3又在所有区域稳踞王座。可以预见,2011年,次中端和低端SUV的王座争夺战将在它们之间激烈上演。

 

6 2010SUV市场的深层战略启示

    从2009年开始,SUV在中国市场经历了持续的高速成长。2年时间,从当初市场份额只有5%的边缘市场,成长为市场份额达12%的主流车型类别市场。在快速发展过程中,SUV市场正在经历下述深层变局。

深层变局1:在次高端以上市场,技术造山运动正在颠覆传统的产品竞争规则。

    SUV的全称是运动型多用途汽车。它既要有轿车的舒适性,又要有越野车的越野性能,还要象MPV一样具有出众的车内空间和载客载货的能力。因此,SUV在功能性利益方面需要具备五个主要特征:动力充沛,通过性强,舒适性好,空间宽敞,载客载货表现上乘。

    但是,仅仅停留在功能性利益的超越性满足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将一堆高技术性能配置,转变成快乐的汽车生活情趣,让消费者的心灵享受一种前所未有的惬意,让SUV在城市的狂野中,展现出鲜活的个性和真实的生命力,这是企业需要潜心研究与创新的重要课题。在高端和次高端SUV市场,谁能更好地将产品价值创新的境界超越技术性能的层面,上升到生活情趣和生活方式的高天,谁就能更多地赢得消费者的排它性喜爱。

    大众的两款SUV正试图实现这些。前面的分析表明,大众在产品价值创新和品牌-产品组合战略上,表现出卓然超群的商业睿智。

    第一,以涡轮增压发动机为重要的新技术标杆,率先在国产SUV领域全面实现新技术升级。颠覆了以CR-V为代表的传统技术标杆。具体到途观和奥迪Q5上,顾客获得了两个至关重要的功能性利益:一是在发动机低转速运行时也能享受到强大的扭矩输出,这对于经常处于中低速行驶的城市路况来说,无疑是在提供“低速也疯狂”的动力激情体验。二是提高了燃油经济性。

    第二,在大众看来,汽车不再是包装在生活外面的时装,而是生长在生活机体上的皮肤;不再是用来实现生活期望的工具,而是生活期望的最生动的表情。从这一点上来说,大众以全景天窗和自动泊车的产品功能创新,让产品成为消费者生活情趣最直接的体验,成为心灵惬意最生动的表情。

    作为生活的一个自然组成部分,让人称道的技术配置只是高档城市SUV必须具备的品质要素。顾客花更多的钱购买一辆高档城市SUV,不只是为了得到一堆高技术性能配置,让肉体得到知觉上的满足和享受;更是为了获得一种生活情趣的惬意体验。这是城市SUV的产品价值创新的新境界。

    第三,大众集团将大众品牌和奥迪品牌进行跨品牌战略联合,让途观和奥迪Q5形成钳型竞争合力,在高端和次高端SUV市场中,构筑了整合竞争优势。

    途观和奥迪Q5改变的不只是竞争形势,而是竞争规则。正是因为如此,它们才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对CR-V、汉兰达、RAV4等传统强势车型,构成了颠覆性的竞争威胁。遗憾的是,对于事态的严重性,传统强势车型似乎还没有产生足够的认识。

 

深层变局2:在中端SUV市场,韩系品牌主导的品价比优势竞争正在成为基本竞争模式。

    品价比竞争,就是追求品价比领先的战略竞争模式。所谓品价比,就是要在顾客关注的利益需求点上,创新出超越顾客期望、且让竞品无法替代的品质优势,同时还要保持价格的乐透空间。追求品价比领先的竞争战略,是将品质乐透最大化作为赢得竞争优势的主导方向。

    IX35是品价比优势竞争的代表车型。        

    在ix35身上,北京现代不仅拷贝了悦动新品质规则的商业智慧,甚至将它的品质乐透原理也完全照搬了过来:在车身造型上,创造出让顾客怦然心动的第一乐透,同时,让车内空间成为造型乐透支票的称心的背书。在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上,制造品质的第二乐透,让顾客拥有踏实放心的车辆持有感觉。通过成本优化控制,在产品价格上实现第三乐透,让价格成为顾客购买的滑梯而非篱藩。在性能配置和内饰配置上,创造出让顾客宽慰的心理平台。

    ix35复制了悦动的成功密码,成为了中端SUV市场新品质规则的第一践行者。

    智跑的上市加强了这种竞争模式的势力。2011年,这股竞争势力将向逍客、狮跑等传统竞争势力发动猛烈的攻击。

 

深层变局3:在快速成长中,SUV的区隔市场格局将发生结构性变化。

    在前面的分析中已经阐述,迄今为止,SUV市场已经裂变为5个区隔市场。随着人们的SUV消费需求形态的变化,这五个区隔市场的发展前景也截然不同。

    SUV的高端市场:随着中国奢侈消费人群规模的持续快速增长,SUV高端市场将迎来嘉年华般的黄金时期。毕竟,跑车、越野车和SUV是所有乘用车里最拽最酷最炫最拉风的三类车。

    SUV的次高端市场:将成为SUV市场中竞争最惨烈的区隔市场。一方面,它会遭受中高档运动型轿车的严酷的替代竞争;另一方面,豪华品牌以下的中高档品牌只要想生产SUV,就会挺进这片市场。所以,这里不会再有静悄悄的黎明。

    SUV的中端市场:将成为SUV市场的流奶与蜜之地。一级城市的城市新生代和二三级城市的中产阶层,就象两条浩浩泱泱的大河一样终年滋润着这片市场。在中档国际品牌和自主品牌之中,谁能切准这两个群体的关键需求,创造出品质乐透最大化的车型,谁就能成为这片市场的领导者。

    SUV的次中端市场:强调汽车的代步用途和工具用途的人群,是这片市场的主导人群。这里的车型已经很多,今后还会更多。但市场却不会一直变大。因此,在这里,空气里的血腥味儿永远不会消逝。

    SUV的次中端市场:这块尾骨太大了。近两年虽然萎缩了许多,但还是太大了。随着SUV市场的进化,这片市场会继续萎缩。

    (若想了解其它类别车型的年度市场分析,请阅读《2010国产乘用车易车指数年度分析报告》)

平安信德(北京)整合营销顾问机构首席顾问师 边建平

 

其它文章推荐

    · 新天籁VS新君威:中型车竞争的深层真相

    · 朗逸宝来悦动:揭密紧凑型真实竞争格局

    · 新蓝海:2011年国产乘用车市场的深层变局

    · 华南市场竞争的新格局与新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