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国大爷较劲了一场,丰田真的很冤枉?


与美国大爷较劲了一场,丰田真的很冤枉?

  最近的美国汽车市场上,大有歌舞升平的迹象。据有关报道宣称,美国的三大汽车企业去年年终奖所发的红包,有的竟然达到了全年工资水平的50%以上!看来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车被穷追猛打了一阵子之后,美国汽车企业用强权政治的力量为自己的汽车企业带来了全面的振新,而日本人也在这场风波中默默地吃了一回哑巴亏,当然美国大爷还是“公平”的,自己的日子一旦好过了,还是不忘记及时地平反冤假错案。

  据美国运输部2月8日所公布对丰田汽车安全问题的调查报告,说是没有发现丰田车存在电子系统瑕疵,可能导致一些报道所称的突然、非故意加速(暴冲)和其他安全问题。运输部下属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的调查表明,58辆出现暴冲现象的丰田汽车中,35辆车的司机在撞车前没有踩刹车、9辆车的司机是在出事前最后一刻才踩刹车。这份报告指出,可导致上述问题的唯一已知原因属于机械瑕疵,且已在先前召回中修复。

  美国运输部这项调查历时10月,去年3月应国会要求启动。起因是一些消费者投诉称,丰田车出现暴冲源于电子系统故障。运输部长雷?拉胡德8日在声明中说:“我们邀请了最优秀的工程师研究丰田的电子系统,得出了结论。那就是丰田车没有基于电子系统的原因导致非故意加速。”自2009年秋季,丰田公司因“踏板门”、“脚垫门”等事件全球累积召回超过1200万辆汽车。丰田公司还为3次召回事件支付美国政府4880万美元罚款。

  运输部这项研究邀请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工程师参与。拉胡德说,NASA专家“严格检查了”9辆消费者投诉称带有暴冲现象的丰田汽车。专家检查了28万行软件代码,查找可导致突然加速的瑕疵。他们发射电磁波,查看能否影响汽车电子系统,让汽车加速。运输部去年8月公布的初步研究显示,没有发现任何电子系统瑕疵可导致暴冲。运输部下属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的调查表明,58辆出现暴冲现象的丰田汽车中,35辆车的司机在撞车前没有踩刹车、9辆车的司机是在出事前最后一刻才踩刹车。

  那么从目前美国方面对这丰田“刹车门”事件的披露来看,丰田的确是被冤枉了,而且既然是被冤枉的,以“公平正义”著称的美国,还是要为其平反的。只是这一折腾下来,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车企在全世界范围之内损失了多少品牌效应,又损失了多少真金白银,为这样那样的“门”而走失了多少用户和消费者,只有日本人慢慢地去盘点罢了。听到这平反的消息传来,丰田方面的反应很平淡,没有大肆地进行媒体运作。学乖了的日本人自知这是与别人抢市场,砸被人的饭碗所必然的结果,打掉了的牙齿自己吞下去就行了。

  其实丰田事件之后,更深层次的问题就是经济问题背后所透视出的强权政治问题。当今能够这样教育在市场上咄咄逼人的日本人的,也只有美国大爷了,同时也非美国大爷莫属了。对此我们的市场上不乏明眼之人,其实早在去年4月份,郎咸平教授就指出过,美国对日本企业的打压由来已久:“20多年前,一纸广场协议使日本经济陷入了20年的衰退,至今没有恢复元气。而广场协议的主导者美国,借助金融工具和高科技,成功拉开步步紧逼的日本数个身位。” 日本企业遭到美国起诉的案件不胜枚举,据日本机械出口工会暗中收集的材料称,在过去的10年间,日本企业遭到美国的起诉案件达到112起。车企也是有苦自知:某日系车企高层曾在接受采访时称﹕“每当‘三大’表现不理想,美国便棒打日本,这模式30年不变。”

  不难看出,此次美国大张旗鼓地对丰田公司展开调查,依然是一种是为了化解其国内存在的经济衰退、保护其本国汽车工业所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行径的行为。美国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找出一只 “替罪羊”,其后,美国的一系列用心良苦的政治闹剧的演出便不难理解了。在召回事件之前,丰田的品质曾经是全球汽车市场的“金字招牌”,无论是大众化的丰田汽车还是高档的雷克萨斯,都连续十年甚至十几年稳居各种各样全球汽车质量排行榜的头把交椅,无论是中国、美国、日本还是欧洲的汽车消费者,一提起丰田汽车,第一反应就是质量稳定、品质可靠,丰田就是“日本制造”这杆大旗的旗手这种说法毫不夸张。在具备了这引以为傲的资本同时,丰田也就无奈地成为了美国打压日本制造的不二选择。

  当然美国三大车企现在又都死灰复燃了,美国人也为丰田“平反”了,但是不要忘记除了市场之手的自然力量之外,强权政治之手在需要之时,随时随地可以凌架于任何的市场力量之上。经过这一系列的折腾下来,日本人是学乖了不少,但所有做企业的人,也都需要从中做出些思考。

版权声明:系搜狐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编译使用,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