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银广场当了“出头鸟”,“擦边球”今后难打


合银广场当了“出头鸟”,“擦边球”今后难打

赵卓文(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总经理)

 

近日颇受关注的事件是:广州合银广场遭遇规划局“整改函”,原来规划功能为“商场、办公楼”,发展商宣传为“国际酒店公寓”。规划局通知,马上停止相关宣传,并要发展商对内部功能进行整改,每间办公室内部不得设置厨房类设施,不得设置隔墙,并将在规划验收时,严格检查。

 

近年来,广州商业、办公甚至酒店类项目,改为“公寓”销售的,实在太多。以珠江新城为例,超过20个“公寓”项目,均是改装过来的。大家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合银广场这一次当了“出头鸟”。把行业潜规则打破了。

 

在“国八条”下,2011年住宅投资受到抑制,很多资金转攻商业、办公。未受政策影响的商业、办公物业有望在2011年迎来爆发期。

 

在这样的背景下,把写字楼改装为“公寓”,把酒店改装为“公寓”,实在是一种两面讨好的策略。

 

这种做法,唯一的风险在于政府规划管制的风险。

 

北京在2010年已经明确禁止酒店类物业分割产权出售,直接把“酒店公寓”的路径堵死了。

 

广州近年来,大量涌现的“酒店公寓”、“写字楼公寓”,均是在打“擦边球”。规划归规划,房地产营销归房地产营销。

 

这几年,广州“公寓”卖得很好,发展商赚得很多。

 

合银广场这一次“撞了板”,当了“出头鸟”,还被媒体广泛曝光。可以说消息很负面,项目很受伤。

 

对广州目前正在销售或正在运作的“公寓”项目,这又是一个绝对的坏消息。

 

广州规划部门严控商业、酒店、写字楼用地“转”公寓,已经开了个头,不排除近期出台像北京那样的“禁令”。

 

不少的发展商,做房地产开发,玩的就是“擦边球”。这种东西不能“玩”了,就“玩”些别的。这种东西你不“玩”了,别人来“玩”。

 

但有一项原则要牢记:玩什么都要有个“度”。玩什么都不要过了头。今天能“玩”的,明天不一定还能“玩”。

 

房地产的法规将越来越完善,管理将越来越规范,规则将越来越清楚。做什么,都要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