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购房”或成楼市调控的新坐标系


  京版“国八条”可能是国内楼市调控最严措施。

  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公布的“国八条”被称为最严厉的新一轮调控,包括二套房贷首付提至最少六成、要从严制定和执行住房限购政策等。同时,“国八条”中还明确要求,各地要在2月中旬前出台限购等细则。2月16日,北京楼市调控新政正式出台。北京市公布楼市调控15条细则,包括限购升级、加快保障房建设、加强金融税收管理等极为严厉的楼市调控措施。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和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切实将房价控制在合理水平。各区县政府和市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住房保障和稳定房价的责任,积极采取措施,继续增加土地有效供应,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力度,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和税收政策,进一步有效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加强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京籍户口禁购第3套房:根据北京市最新出台的规定,自17日起,对已拥有1套住房的北京市户籍居民家庭(含驻京部队现役军人和现役武警家庭、持有有效《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家庭)、持有北京市有效暂住证在本市没拥有住房且连续5年(含)以上在北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的非本市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外地人购房需5年纳税证明 :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北京市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北京市户籍居民家庭,对无法提供北京市有效暂住证和连续5年(含)以上在北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北京市向其售房。北京市政府还将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占全市住房供地的50%,各类保障性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年度供应总量的70%,商品住房用地计划供应量不低于前2年年均实际供应量。

  京版“国八条”让中小房企处境严峻:升级版的限购、政府监管、金融政策、交易税费、土地交易、房源供应等多方面、一次性出台系列有力政策。再叠加最近执行的信贷收紧、利率上调政策。量变到质变的效应将非常明显。可以预见未来土地、税收、市场监管、金融、融资渠道等多种角度还将有不断的紧缩政策出炉。政策的威慑力明显还将加强。整合房企,有力市场良性发展。房企的整合将在需求急剧变化下加快,从最近的市场来看,各企业的账上现金、购地能力及销售回款的能力差距拉大,中小房企将面临更严峻的竞争环境,楼市很可能面临一个巨大的质的改变。

  京版“国八条”从住房保障、税收、信贷、供地、限购等方面对北京房地产市场做出了全面的要求。业内人士则表示这一细则较之其他城市已出台细则“最严厉”。京版“国八条”细则相比其他已公布调控细则城市的最大亮点在于,对于无法提供本市有效暂住证和连续5年(含)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北京市向其售房。

      史上最严楼市调控京版“国八条”将可能成为遏制高房价的坐标系

  北京市落实“国八条”的调控政策细则,分为八个部分,共15条,包括落实政府责任、全力做好住房保障、加强税收征管、切实执行差别化信贷政策、严格用地供应管理、合理引导需求、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和加强舆论引导等方面。北京市与此相配套的查验系统即将推出,不管本地还是外地居民家庭,在北京是否已有住房、有几套住房、是否有连续5年社保或纳税记录等,都可方便核验。

  北京楼市调控新政综合运用经济、行政、税收、法律等多种手段,体现了北京打击高房价的决心,将有效打击投机投资购房,降低房价、抑制通胀。其在住房保障、限购等方面跨出了一大步,其中一些措施更是被业界视作史上全国最严楼市调控。北京楼市调控新政出台后,很快市场的观望情绪将比较浓厚,成交量显著下降,价格会随之下降。经过三到五个月的发展以后,到今年下半年,应该是一个量跌价平的态势。跟去年的同期相比,应该呈现量价齐跌的状态。

  根据北京市公布的15条细则,原本就已经十分严厉的限购、限贷政策再次升级,再加上对土地转让价格的明确限制和再次强调保障性住房供给,一整套着力让楼市回归居住本质的政策体系已初步形成。有-分析人士认为,直接作用于高房价的北京楼市调控新政或可为其他地方政府提供借鉴,进而对全国市场产生影响。北京楼市调控新政出台之后,对其他地方政府是一个很好的参照,可能会出现多地借鉴北京模式,在短时间内争相出台更为严厉的房产调控细则。房产投机和房价上涨转移的现状,将会有很大转变。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近30个城市抛出限购令,新一轮住房限购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行,这种“由点到面”的扩展趋势势不可挡,投资人在房地产领域的资金出口将再次被阻截。

  相比国八条在限购政策上的表述,北京市将非本地户籍居民买房的纳税证明年限从一年提高至5年,而这一周期的设定不仅打击了投资、投机性的购房需求,更使非理性的购房需求受到直接的限制。北京市的15条细则明确提出,“在国家统一信贷政策基础上,研究提高本市第二套住房贷款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据此判断,北京市对二套房的信贷政策严格程度超过国八条的可能性大增,对市场的威慑力极大。

  虽然在本次北京出台的15条细则当中,没有对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的直接表述,但其中要求“杜绝土地出让中连续出现楼面地价超过同类地块历史最高价的情况发生”,这就意味着土地转让价格已经有了交易上限,明确的释放出通过限制地价,进而从源头限制房价上涨的调控信号。

  在通过限购、限贷、限价为投资、投机性需求作减法的同时,京版调控政策再次强调了,要“坚决完成2011年本市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通过新建、改建、购买、长期租赁等方式筹集保障性住房20万套以上,发放租赁补贴2万户,竣工保障性住房10万套”的目标,以提高市场有效供给的方式为楼市作加法。随着北京房地产调控15条细则的实施,短期内京城楼市成交量回落已成定局,成交均价上涨的脚步也将随之停滞。

  资料显示2011年1月,非北京市户籍居民购房比重达到44.8%的历史高点,也就是说,成交十套房,外地人买了四套半。购买第二套、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今年1月分别占总数的9.9%、2.5%。据介绍,这个数字是按购房者身份证统计出来的。来自另一个渠道的统计表明,目前在京居住半年以上的外地人口接近800万。北京市此次对非北京市户籍居民购房的限制,是目前全国各城市出台的限制措施中“门槛”最高的。“京十五条”内容还显示,本市将加强对购房人资格的审核,确保限购政策落实到位。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同公安、税务、民政、人力社保等部门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和购房人资格核查机制。

  北京楼市调控新政“严”字当头,提高认识在前、公示目标于中、行政问责于后。北京市分管经济工作的一位领导坦率地说:此次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不仅影响到购房者;长远看,也将对整个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甚至行政运行方式带来影响。所以,确保目标实现,还需要问责制来保驾护航。

  “京15条”提高外地人购房“门槛”

  京版“新国八条”发布

  博客热议房地产问题

  京版楼市调控直击投资、投机四大要害

  北京国八条细则对房地产市场七大影响

  北京落实国务院房地产调控15条细则(全文)

     北京落实“国八条”为何重视五年纳税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