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再生一孩的家庭逐年增多


申请“生二胎”家庭渐多 政策暂不会城乡并轨
   
     核心提示:今年是《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发表30周年。在这封被视作计划生育政策发端的公开信中,有这样一句话最近被反复提及:到三十年以后,目前特别紧张的人口增长问题就可以缓和,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与此同时,针对我国近年来出现的一系列人口老化、养老等社会问题,一些政协委员、学者公开向国家建议放开二胎政策,网上有关“一独生二胎”的消息也渐渐开始多了起来……我国的人口政策到底会不会出现调整?我市目前的二胎生育情况又是怎样?有意愿养二胎的夫妻多吗?针对此,我近日进行了一番调查。 
 
   
现状:我市申领二胎生育证的夫妻呈逐年增加趋势 
   今年截止到11月底,全市共审批符合二胎条件家庭519例。相关数据表明,近5年来,本市申领二胎生育证的夫妻呈逐年增加趋势,并正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
   我统计了一下,2006年至2010年11月底,全市共审批生二胎家庭2280例。其中,2006年申请生二胎家庭332例,其中镇江特批条件的31例;2007年423例,其中镇江特批条件的33例;2008年483例,其中镇江特批条件的59例;而2009年达523例,其中镇江特批条件的63例;2010年达到600例,由于基数的增大,每年净赠数不断增加。我统计了一下我市申请“二胎”家庭正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目前符合条件的家庭增多是申领二胎生育证夫妻呈逐年增加趋势的主要原因。我发现,近年来,我市符合生二胎条件的夫妻逐渐增多。一方面我市近几年离婚率快速上升,离婚后重组家庭中有绝大多数家庭符合申请“二胎”政策规定。同时,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个家庭只生一个小孩。目前,80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已经进入了生育高峰。随着80后独生子女陆续达到法定生二胎年龄,整个数字还将会增加。我认为,决定生二胎的家庭逐渐增多,居民收入不断增长是基本条件。申请者中有的人认为一个孩子太孤单,家里有两个小孩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还有的申请者认为,将来老了以后一旦生病,两个孩子可以轮流照顾,负担也会减轻不少。
    我统计相关数据发现,我市申请生二胎的对象分布不均,并呈现出经济发达地区远高于经济欠发达区、市区远高于农村、传统生育意愿强的乡镇高于生育意愿一般的乡镇三大特点。记者了解到,以经济发达的界牌镇为例,该镇人口总数为为2.2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7%,2006年至2010年,界牌镇审批“生二胎”数达545例,占全市审批总数2280例的23.90%。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延陵镇在这5年中审批“生二胎”数只有223例,占全市审批总数的9.78%,而该镇的人口总数为6.7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2%,人口总数相当于界牌镇的近3陪。同时,一些传统生育意愿强的乡镇申请生二胎数要高于生育意愿一般的乡镇。再以界牌镇为例,该镇百姓的传统生育观念较强,有“追风”现象,只要符合条件,都会提交申请材料,审批后主动放弃生育的对象很。但与界牌相邻的新桥镇生育意愿就相对较弱,虽然新桥镇的经济也相当不错,当地居民却并不热衷于生二胎,有的在父母的劝说下领取了二胎准生证,但却并不生。新桥镇总人口2.22万,与界牌镇人数只相差仅为200多人,但近五年中合计审批为342例,远低于同期界牌镇545例,界牌镇的审批二胎数高于新桥镇50几个百分点。此外,市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本身人口基数大,再加上城市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日益向城市集中,我市市区所在地云阳镇审批二胎数远高于其他乡镇。
   
        
提示:二胎生育政策并未放开
      针对最近网上出现频率较高的有关“不分城乡,夫妻一方为独身子女也可生二胎”的说法,市人口和计生委有关负责人提醒大家,目前我省的生育政策并没有做任何调整,申领二胎生育证的夫妻仍必须符合2002年出台的《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规定的相关条件,“二胎”政策暂时不会城乡并轨。符合条件的夫妻,必须经过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并领取二胎生育证后,方可生育。
    申领二胎生育证有着许多严格的要求和条件。《条例》中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夫妻,可以申请再生育一个孩子:只有一个孩子,经病残儿医学鉴定机构鉴定为非严重遗传性残疾,目前无法治疗或者经系统治疗仍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或者将严重影响婚配的;一方为二等乙级以上因公致残的军人、武装警察、公安民警、见义勇为人员,或者一方为烈士的独生子女,只有一个孩子的;一方系丧偶者,另一方未生育的;一方系离婚者且只有一个孩子或者依法生育过两个孩子,另一方未生育的;双方均未生育,依法收养后又怀孕的;一方为两代独生子女或者夫妻均为独生子女,只有一个孩子的;一方从事井下作业连续五年以上,现仍从事井下作业,只有一个女孩的。同时,《条例》中还规定,女方为农村居民的夫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也可以申请再生育一个孩子:一方为独生子女,只有一个孩子的;只生育一个孩子,男方的其他兄弟均无生育条件的;男方到无兄弟的女方落户并赡养女方父母,只有一个女孩的(本项规定只适用于女方姐妹中一人);男方无兄弟且只有一个姐姐或者妹妹,只有一个女孩的;双方定居在人均土地五亩以上(以村计算)的沿海垦区,只有一个女孩的;一方以海洋捕捞为业五年以上,现仍从事海洋捕捞业,只有一个女孩的;夫妻为主要从事种植业或者养殖业的农村居民,一方经县级以上医学、劳动鉴定机构确认为非遗传性一级或者二级肢体残疾,只有一个女孩的,可以申请再生育一个孩子。
     此外,镇江市还根据省有关文件精神于2005年5月1日出台了特殊情形下批准再生育一个小孩的审批规定:夫妻一方婚前非婚生育过一个孩子,另一方未育的;夫妻婚后生育的两个孩子(其中第二个孩子系经过批准生育)经鉴定均为非遗传性病残儿,不能成为正常劳动力或将严重影响婚配的;只有一个孩子的农村夫妻,一方只有一个兄弟或者姐妹,且该兄弟或姐妹不能成为正常劳动力残疾或经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诊断为无生育能力的;只有一个女孩子的农村夫妻,男方无兄弟只有两个姐姐或者妹妹,其中一个残疾不能成为正常劳动力或者将严重影响婚配的;只有一个女孩的农村夫妻,女方兄弟均为残疾,夫妻共同赡养女方父母和兄弟的;只有一个女孩的农村夫妻,女方无兄弟,男方虽没有到女方落户,但已共同承担起赡养女方父母的义务;再婚夫妻原各生过一个小孩,双方均为丧偶的或一方丧偶,一个孩子由原配偶抚养的情形等。
    一直以来,我市二胎生育证的申领程序也非常严格。申请人必须首先向本人居住地所在社区居委会(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提供相关材料,然后由当地干部上门调查,符合条件后再上报镇区一级,由镇区相关部门进行初审,并将审核结果进行公示,最后上报到市人口和计生委进行终审、公示。
   
探究:计生政策会否松绑
    据悉,我国计划生育制度设计的初衷是“控制一代人的生育率”。如今,“一代之约”的时间已到。在计划生育政策主导下的早期出生者,已经到了结婚生子的年龄。同时,中国的人口状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划生育政策结下硕果的同时,一系列社会问题也不可避免,例如用工荒、人口老龄化、养老问题等,这些前所未有的问题都给计划生育政策带来了新的挑战。
   浏览相关新闻发现,最近几年,舆论关于计划生育的讨论可谓空前热烈。2010年的全国两会上,放开二胎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一些政协委员建议:国家应逐步放开二胎政策,并且有个3-5年的过渡期,让一部分人先生,然后再完全放开。提案一经披露,便被众多媒体关注,并在网上得到很高的支持度。同时一些学者为计划生育松绑的呼声在这两年也陡然增高。他们有的呼吁:从现在起开始实行第二代人口政策,即“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其政策目标是防止人口严重老龄化;还有的建议夫妇一方为独生子女者,允许生育两个孩子,农村现在可以实施,城镇可从“十二五”开始实施。在他们看来,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达到了当初的目标,少生了4亿人,使得计划生育政策在上一个阶段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如今我国已经步入低生育水平多年,这正如30年前所料,人口政策需要面临新的抉择。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媒体甚至还在网上发布消息称:从今年起,我国将在江苏等5省开展试点,允许夫妻双方只要有一人是独生子女,就可以生第二胎。而且,这项政策将在五年之内扩展到全国范围。一时间,此“内部消息”流传甚广。针对此,记者在采访中专门对我们作了询问,我们流露出了十分谨慎的态度。“目前国家有关政策没有正式出台前,我们不能作任何表态。”
    不过有一种观点认为,可能被选作试点的省份,都是计生政策效果显著、生育率较低的省份。即便是国家调整人口政策,这些政策可能惠及的家庭有多少会选择生育二胎,结果尚未可知。近年来,随着育儿成本的升高,年轻一代的生育意愿已经大大降低。虽然现在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有很多家庭具备了生二胎的资格,但实际提出申请的并不多,“养不起”成为许多符合条件的市民“不敢生”的主要原因。
      目前,独生子女一代已经步入了生育的高峰,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有了“独二代”。越来越高的房价、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使这些年轻人成了房奴、卡奴,他们担心,生孩子之后又成了“孩奴”。在经济压力的杠杆调节下,二胎早已成了“奢侈品”。除了经济压力,“养儿防老”观念的淡化也促使“双独”家庭放弃二胎。过去生二胎多是为了要儿子,如今生儿生女都一样,更重要的是社会养老体系逐渐完善,没有了“养儿防老”的顾虑,生二胎倒不如生一个“优”着养。这成为“双独”夫妻对生二胎说“不”的深层原因。
 
                                                                    201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