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药物不良反应要有科学的态度——儿童、老人和孕妇不宜使用尼美舒利,但成年人可以使用


    有关尼美舒利的争论,现在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其实,对于尼美舒利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是否匹配,其实存在着商业的、学术的和行政监测的争议。从商业角度讲,有人认为,这是我国企业与美国企业的争论;学术上讲,这是国际专家及我国儿科专家与我国药监部门专家的争论;行政监测上,我国不同省份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结果是不同的。

    总之,对于尼美舒利的看法,还是需要进一步观察的。

    客观的讲,尼美舒利对于COX2抑制选择性较好,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但其可以导致严重的肝损伤和肾功能损伤,甚至可以导致死亡。虽然,存在着有关专家认为的,尼美舒利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联合用药,不过,应该注意的是我国有关尼美舒利的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儿童和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这些人群的免疫功能和其他器官功能可能就不完善或者有功能紊乱的潜在问题,因此更容易出现尼美舒利的不良反应,甚至致死。因此,在强调用法用量的同时,应该关注尼美舒利的使用人群。

    如果,有关部门可以在论证尼美舒利的安全性同时,暂停给老人和儿童使用尼美舒利,就可以在保证安全用药的前提下,给国有企业一个空间,是一个两全齐美的解决方案。同时,虽然尼美舒利的说明书,以没有研究数据为原因,指出孕妇不能使用该药物,并且动物实验表明,尼美舒利没有致染色体畸变的作用;但其实,有关文献早就报道,由于可以通过胎盘屏障,尼美舒利对于胎儿的毒性与另一种抗炎药——吲哚美辛相当。而吲哚美辛可能引起胎儿脑室发育障碍等问题。因此,怀孕的妇女应该不要使用尼美舒利,以免影响胎儿的发育。

    由此可见,儿童、5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怀孕的妇女,最好不要用尼美舒利作为退热药,而对于其他的健康成年人选择尼美舒利则应该是可以的。特别是尼美舒利价格相对便宜,又不是处方药,作用时间较长,比较适合于年轻人,特别是农村和在外打工的农民工群体,但最好也应该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既然可以这样解决问题,我想大家应该都可以接受,那么,生产尼美舒利的企业虽然损失了部分市场,但提高了用药安全,避免了今后的可能的赔偿问题;学术界有关的争论也主要是在儿童用药,不让儿童成为用药者,也解决了儿科医生的疑虑,避免了其与药监部门专家的冲突。但是,应该关注的是我国的药品不良监测系统在这件事中反映出了极大的漏洞和混乱,甚至没有统一正确的声音,有地区批复没有不良反应信息,有地区对记者称有多例不良反映,等等。我认为,应该有统一明确的信息,应该对公众和医生是开放的信息,不要故意不提供信息,比如明知在国内已经有尼美舒利的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死亡的文献报道,但却以“本地区没有不良反应报道或者药品检测系统没有通报”之类的话,来敷衍企业投资者和消费者。而如果,这是由于药监部门没有看文献而造成的,则是药监部门公务员渎职或者专业素质的问题,这也提示我国药监和食品安全部门的公务员应该实行特殊的聘任和考核制度,从而真正保护人民的用药和食品安全。这也体现了胡锦涛主席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精神,即“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http://news.sohu.com/20110219/n279424917.shtml)。

      另外,我还是呼吁有关部门能够加紧研究食品安全监管的科研技术,提高监管水平。例如,对于牛奶等乳制品设立免疫球蛋白的检测指标,从而彻底解决以尿素、三聚氰胺、皮革水解蛋白和大豆蛋白等对牛奶搀杂使假的问题。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  王月丹  博士

    于学院路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