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叫做“说的比唱的好听”,这就是典型的一例了,央企利用国家行政权力而形成的垄断,使我拿着非洲人的工资,却享受着比欧美人还高的物价水平,在把我们口袋里面的那点原本就不多,只有区区可怜的小钱大把把的搂到自己的口袋里之后却又冒出了这么一句话“我这是替你储蓄”呢。储蓄谁不会啊?又何劳国企大驾呢?再说了,说是所谓的替我们储蓄,我们却不知道这钱都到了哪里,除了偶尔被有揭露出来的一百多万元买个吊灯、几万、甚至几十万一趟公款旅游之外,我们不知道其余的钱都到了哪里去了,想想这主人做得也实在是有些窝囊了。
现在国家都在刺激消费、扩大内需,这储蓄二字实在是有点那个“二”了。赚了一万多亿,却仅仅只上交400亿,实在有点说不过去,这种象征性的上交还不如不交来得更加的透明和干净。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企设立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稳定经济,现在倒好,目的非但没有达到,反倒让其坐享了垄断的暴利,而垄断又向来是经济发展之大忌,对于这种南辕北辙的结果,想必并不是我们设立它的目的之所在。
这些所谓的被储蓄起来的钱会不会被那些“内部人”拿走?这显然不能由国资委自己来说,仅就国资委与央企的关系来说,这与自说自话又有多大的不同?再说了近年来央企这样的问题出得还少吗?这又如何让“主人”放心呢?
因此,我们不得不问一句:这究竟是谁的储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