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品行业营销费用管理(28)--一个卖场促销费用的分析案例
卖场是众商家必争之要地,也就成了促销费用的重点投放对象。每月我们都要对重点卖场的促销费用投入进行分析,用吨均费用指标对其投入产出情况进行评价。快到年底时,发现一个怪事:
有家卖场1~10月促销费用的开支都比较大,其年度预算基本消耗殆尽,眼看年底旺季就到了,正是大把花钱投促销费用的时候,我们还在为他发愁这个旺季怎么过,猜想其可能要申请追加预算了。但没想到,其并没有申请追加预算,但其产出还相当不错,按公司这期间的投入数据,其吨均费用极低,也就是说,投入产出比非常好。
那我们就奇了怪了。仔细调查分析后,才知道其原委,也可看得出来,业务员为了不超预算,的确动了不少脑筋,以下仅作各位损友参考。
他想了好几招:
第一招,“李代桃僵”,孙子兵法〖敌战计〗第11计“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业务员找当地经销商,说,今年预算不够了,不想被领导批评,干脆下面两个月的促销费用经销商你承担一部分,明年想办法给你补偿。什么办法呢,申请特价,申请广告投入,申请促销品资源支持等。业务员就是经销商的现管,不能得罪,何况还是为了公事,更何况促销费用投入了经销商自己直接受益。于是慑于业务员的银威,以及考虑到自己的利益,经销商一般都会答应。即,经销商代业务员僵,损经销商以益厂家,一心为公,这业务员真是个好同志呀!
第二招,“偷梁换柱”,孙子兵法第25计 〖并战计〗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旺季的促销费用的投入很大,要经销商全部承担也是不可能的,还得向自己公司求救,当然这里面有些小技巧。
由于产品对卖场的供价一般比经销商要高,这样就有一个额外的利润空间,即“卖场溢价”,有时为了保持这个溢价,厂家要投入一些资源进行维护,包括承诺一些赞助费、配货费、节庆费等,这些费用的界定比较模糊,虽然从形式上讲属于促销费,但很多时候却算作价格策略的费用,不占促销费用预算,于是形成制度上的一种灰色地带。
于是业务员充分利用规则,把后两个月的促销费用尽量申请为“溢价开支”,这样的话,吨均指标好看,对大家都有好处,其上级也是睁闭着眼,就这么批过去了。
第三招,“走为上”,孙子兵法第36计 〖败战计〗 “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这就与企业的业绩考核制度的关系了。业务员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吨均费用,为了不影响本年的绩效奖金,采用先申请,再执行,后撤销的方法。这样,让经销商垫支,费用先投入市场,但业务员在系统上把费用又撤销了,这样,从系统报表上是看不出的,等到来年,经销商拿单来报销时,业务员早已拿着奖金走人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