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人的预期对今年房价起决定作用


有必要说明一下何为权利人?始于2010年的“限”,使买房首先需有权利,其次再能决定是否购买?而这一政策,在兔年伊始,随中央政府规定正越演越烈。由鉴于此,2011年房价似乎下跌已成定局?然后调控又犹如考试,其答案,只有取决于题目!

 

鉴于这一考虑,历次调控为何失效?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题目都相同。否则不可能会有一样的答案。所以我们关注2011年调控,与其把精力放在房价上,还不如,了解楼市调控宗旨到底是什么?一为银行资产更安全。二为尽可能地打击投资投机需求。三为提醒有能力买房的人,尽快出手。而房价涨与跌,关键取决于“权利买房人”的多少,如仍象去年“限购”城市那样出现抢房排队买房,那么房价下跌又是一次希望而已。

 

首先应清楚的是,房价是否会上涨?前提条件主要是成本。其构成有两块,1是土地出让价格;2是各种税费。现实考虑,这两块很难改变。道理很简单,处于依赖情况下的地方政府,在没找到新的财源时,拿什么改变?作为多数地方政府而言,土地出让仍将是GDP增长的主要方式。再则1000万套保障房硬指标所需资金,土地出让金这一块也是不能缺的。而税费问题无需再多作论述了,只有增加不可能减少。车船税不是照样要开征吗!?

 

其次条件是,需求和供给情况。房子紧缺一直以来是难题,所以政策为改变这现象,只能采用“限”的办法。而“限”虽然从理论上讲,或把投资和投机挡在了门外。但是需求仍旺盛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个2010年受“限”城市已给出了答案。所以寄希望于“限”来改变房价趋势,应该说管理层也没这方面心里预期,不然住建部不会再三强调,房价达不到稳定,将追究地方政府的责任。

 

论述到这儿,其实应该有答案了。能使2011年房价趋势发生变化的,只剩下权利人预期改变了。假如权利人仍预期房价是上涨的,那么即使在大“限”的情况下,届时人们还能看到抢房、排队买房现象。权利人预期会改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