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高三学生,在一家普通高中的尖子班,觉得学习压力好大,虽然父母经常和我说:考不上大学也没关系。但是现在的社会,有大学文凭的人都难找工作,更何况我们这些高中毕业的人呢?而且,老师每天都在耳边提着:你们是尖子,不能跟其他班的人比。每天唠叨,唉,现已经上高三3个月了,还是适应不了,怎么办才好?是我的适应能力差吗?
现在上课老走神,眼睛跟着老师转,脑子却想着别的事,集中不了精神。上课状态不好,下课脾气暴躁,经常跟同桌闹矛盾。好烦,怎么办?这样下去不行啊!
杨老师帮帮我吧!谢谢。
这位同学:
您好!你说“现已经上高三3个月了,还是适应不了”, 其实,这是一种焦急、压抑、恐惧,以及用脑过度的反应。有人说过,在中国最苦、最累、最难的人是高三的学生。我认为这话有理:高三既是学习最紧张的时期,也是心理最为脆弱的阶段,这是因为高三是学生时代学习时间最长、作业量最大、考试次数最多时期,当然也是最苦、最累、压力最大的阶段,压力大势必会出现紧张、焦虑、挫折、急迫和苦恼的情绪。一旦这种情绪和矛盾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削弱人的志向以及追求目标的行为。其实作为高三学生来说,无论是“打时间仗”也好,还是自己了解自己、自己战胜自己、自己超越自己也好,最关键的还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我以为立竿见影的办法就是必须保证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切莫以牺牲睡眠时间去复习,这是得不偿失的。
其次,要转移兴奋点。人的大脑具有喜新厌旧、喜色好乐的特性,一旦变换环境大脑就会在新鲜感的驱动下增加活力,如果再辅以田园山水游玩,趣味娱乐游戏,幽默笑话之类的活动,对缓解紧张与压力效果更佳。
第三,坚持每天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能使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合理交替,避免神经系统过度紧张;并且按大脑皮质功能轮换的原则,可以消除脑力疲劳,这对学习负担很重的考生无疑是极其有利的;适量运动还可以使原来兴奋的那些神经细胞抑制的更完全,休息得更充分,对用脑过度的失眠者也有改善作用。参加体育锻炼每日至少锻炼1个小时(早、中、晚之和);锻炼的项目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因地制宜,如各种球类、跑步、练操等;运动量要适中,不宜大运动量的活动,避免劳累过度,影响晚上的复习效果。
第四,寻求支持。当遇到问题时,多方寻求别人的意见、寻求支持的力量,抑或寻求情感上的慰藉,以减轻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让自己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得到纾解与调整,或者得以宣泄,进而达到调适自我的目的。
关于你“现在上课老走神,眼睛跟着老师转,脑子却想着别的事,集中不了精神,上课状态不好”的问题,首先要采用课前预习带着解决问题的准备进课堂,让让解决问题的心理和行为排除自己无意义的“胡思乱想”。说白了就是上课之前认真预习老师所讲的内容,找到听课和理解的重点、难点、疑点,记下自己的困惑之处、薄弱环节,带着问题进课堂,以期在课堂学习中得以解决,这样一来,我们在课堂上就会尽最大可能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尽可能使自己保持积极的听课状态,当然思想抛锚的问题也就得到解决了。
其次,采取“橡皮圈”提示的方法,适时提醒自己集中注意听课。在手腕上戴一个橡皮筋,当‘胡思乱想’的情况出现时,就及时拉橡皮圈弹击自己,提醒自己把心思转移到听课上来。
再次,自我暗示,厌恶“胡思乱想”。当“胡思乱想”的情况出现时,您心里可以不断的反复地默念“这是心理垃圾我必须清除”,“我现在的任务是听好课,‘胡思乱想’是不会影响我的”, “‘胡思乱想’是有害的”,“我讨厌‘胡思乱想’”等等。这样反复多次的默念,能克服因‘胡思乱想’影响而分神的毛病。心理学家证明,从心理上厌恶它,在观念和行动上也就随心理的变化而放弃它。
最后,当遇到问题时,多方寻求别人的意见、寻求支持的力量,抑或寻求情感上的慰藉,以减轻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让自己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得到纾解与调整,或者得以宣泄,进而达到调适自我、专注学习的目的。
通过以上方法对自己进行合理的疏导和释放,你的心理就恢复平静,学习生活自然会逐渐正常起来。好好努力吧,你的朋友杨永龙祝你明年金榜题名!
杨老师:
您好!谢谢你,我会努力学习的。谢谢你的鼓励,期待我的进步吧,我一定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