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实力传播应“民间化”


  中国软实力传播应“民间化”

  软实力是相对一个国家政治、军事能力等硬实力而言的,主要指一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国际机制的规则和制度等资源。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软实力。硬实力通过诉诸有形的军事、经济等实力,迫使他国遵从本国意志;软实力则通过文化、价值观等对他国施加影响力,使得对方按照本国意愿行事。两种实力同样重要,但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

  如今全世界都关心中国的崛起,不仅是硬实力,也包括软实力,媒体报道,“伴随着中国飞速的经济发展,被称作‘软实力’的文化、外交等方面,中国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世界许多角落,无论在东南亚、拉丁美洲,还是在非洲你都可以发现中国的影响。”美国五角大楼2006年度《中国军力报告》刚“夸奖”了中国军事力量这样的“硬实力”,而华盛顿的智库学者们同时也在兴起另一股研究中国“软实力”的浪潮。中国的发展模式似乎在许多地区有了越来越大的魅力。美国学者肯尼思·利伯索尔认为,以中国发展模式为基础的“北京共识”正在威胁美国主导的“华盛顿共识”。美学者称,“中国软实力的上升是以美国软实力的下降为代价的”,按照约瑟夫·奈的观点,“软实力是通过劝说和魅力而非通过威胁或军事力量来影响别国的能力”,因此主要包括文化影响、外交合作、经济互利以及在发展模式和意识形态等价值观方面对其他国家的吸引力。

  按照软实力包括政治制度,政府统治的正当性、政府效能、民主、人权、法治的落实;意识形态力量,政治价值观,能否缔造具有普世价值的观念;社会凝聚力,社会公正、正义与稳定,不同阶层、不同族裔的和谐团结;对外文化影响;国际责任:有能力影响国际规范的制订与国际制度的管理等五个方面,许多方面需要政府主导,但赞同这一观点,中国软实力传播应“民间化”,不仅因为中国文化和价值观需要民间传播,更重要的是民间有智慧,有能力传播,民间话语权对世界也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