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个省份“十二五规划”提出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速“两个同步”


  29个省份“十二五规划”提出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速“两个同步”



  图表:“十一五”时期我国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新华社发



  图表:“十一五”时期我国GDP年均增长11.2% 新华社发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月27日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与网民在线交流时说,在今后收入分配当中,要实行两个“同步”,就是居民收入增长要同经济增长同步;职工工资增长要同劳动生产率同步。今后五年,我们将把解决收入分配不公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关系到社会的稳定。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二五”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要实施“两个同步”,一是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二是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出现了“一升一降”之变:经济增长预期指标从年均增长7.5%下调为7%;居民收入预期指标从年均实际增长5%提高为7%以上,并加了一个强调性的“注释”,明确提出收入增速不低于经济增速,在实施中要努力实现和经济发展同步。从追求“国强”到强调“民富”,从“一升一降”到“两个同步”,表明中央高层越来越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顺应了民众追求幸福生活的期待。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一提法写入“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中,“两个同步”的重要提法意味着在建设富强国家的同时,也着力使百姓拥有更多财富,分享发展成果,这成为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全国经济增速的预期目标是年均增长7%,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预期目标都是年均增长7%以上。规划纲要还加了一个注释,明确提出收入增长按照不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确定,在实施中要努力实现和经济发展同步。

  “十二五”地方规划中,有5个省份提出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有19个省份提出居民收入增速和经济增速同步,有5个省份提出居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速基本同步。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举,在于富民”。 先贤说得好:“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经济发不发展,不仅是看GDP指标,更重要的是看老百姓的收入多不多。老百姓的收入多,幼有所托、学有所教、居有其屋、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孤有所靠、困有所助,生活得从容而恬淡,这样的GDP的增长才有意义。如果老百姓难以充分地、均衡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钱袋子”鼓不起来,反而因物价、房价的上涨而“缩水”,这样的GDP指标再高、再风光,对老百姓来说也了无吸引力。“十二五”期间,自上而下淡化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权重,将民生问题提高到幸福与尊严的层次,实现“两个同步”,是执政理念的又一跨越。当老百姓获得的“蛋糕”与国家的GDP同步增长时,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才会真正提高,我们的国家也才会在和谐稳定中更加繁荣富强。

 民生视角看两会

 两个同步首次写入十二五

   提高收入“两个同步”很提神

“两个同步”使收入分配改革提速

“两个同步”体现高要求 国强更要民富

 两会新华社述评: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经济增速和居民收入指标"两个同步"迈出历史性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