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与某著名的民营上市公司的老总吃饭,说到其公司向日益浓厚的家族色彩回归时,大家开始开南海北,说到了黄光裕,说到终于离任的陈晓,说到了仰融、说到了裸官、说到了富人移民潮,说到了中国企业家的无奈与局限。特别是黄陈事件可谓影响深远。
1、 黄光裕事件:黄以抽逃注册资本罪及操纵证券股份罪名等入狱,让无数民营企业家惊若寒蝉,造成新一名轮的移民大潮。抽逃注册资本算犯罪全世界空前绝后,企业的钱无论是注册还是流动资金,进入企业就是企业的钱,只要不用来做违法勾当或偷税逃税,为什么要用法律要调整?换言之,能够抽走的资金说明企业当时用不上啊?全世界国家都没有注册资金这一要求,美国、英国等1元钱可以注册企业集团,没觉得他们的企业及工商管理比中国的问题多;而当诸多的中国企业家(如格林柯尔的顾邹军)被判刑时都有此罪时,我们列应当讨论的是这一条罪名的意义何在;而操纵证券罪名,中国的证券股份有几家不是被操纵的?估计中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老总这两条都够得上,看上面想不想弄你,于是大家害怕,于是走为上;
2、 陈晓事件:不管人们从任何一个角度挺陈晓,也不管陈晓本人的出发点及其实际意义如何,有一点确定无疑:当陈晓向狱中的黄光裕叫板时,中国本就脆弱的职业经理人信用机制被施以了制命的一击。清晰的证据是:越来越多的家族企业选择了回归家族式管理。
于是我在想,在民众越来越能思考、资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从政府到个人的每一个行为,客观上经常带有标本意义,都应有负责任的态度,全社会都要流着道德的血液而不只是要求一部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