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炜光:没有权力制衡 政府就不可能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李炜光:没有权力制衡 政府就不可能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201134日,由天则所发起的“城市管理与公平正义”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以下为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科首席教授李炜光在研讨会上的发言:

   李炜光:关于城市管理,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座超大城市里面,体会到这些年政府在城市治理方面确实做了不少事情,如刚才盛洪先生说的,不应完全否定它在努力,这样说我同意,现在看问题处在它努力的方向似乎出了点问题。

  大概在四五年以前的时候,有一次我请朋友吃饭,正等人的时候,外面出事了,一群人到政府门前请愿,接着就戒严了,不让通行,我们的客人里有一位因此而迟到了。过了一会儿他来了,非常生气的样子,你能感觉到他的情绪。他跟我们说,刚才警察打人了,打那些请愿的人。无非就是穿着工作服的普通人,要求自己的什么权利,这个时候警察打人了。他说,我站在外面看,当时感觉手脚都冰凉了。怎么能打人呢?现在的人们怎么了这是?他们不过就为表达一下个人的某个经济方面的权利,怎么就动手呢?他接下来说的一句话给我印象特别深,他说:这些人现在来找你,说明他还信任你,希望你帮助他,给他解决问题。假如有一天他有事不来找你了,他自己解决,你以为那是好事?

   现在四、五年过去了以后,应该承认,这类的事在我们那里有所减少,这说明政府也在进步,但它进步只表现为更愿意做“实事”了——把很多涉及民生的事情接过去做,有的方面做得比过去要好。你不是要伸张民意吗?不是有利益的诉求吗,它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予关注,接过来做,但在推进民主、公民参与、政务公开透明这些方面就做得不够了。这是一种新的现象,可以起到某种麻痹作用,是另一种形式的阻滞民主。如果有人对政府的某些做法提出异议,马上会有人提醒你:政府这两年没少努力,变化不小了,凡事慢慢来。

  这是在以强化行政手段延迟民主进程,并不就是我们进步的方向。去年天津搞了个大型国际会议,我住的地方正好在会场附近,重点改善环境和建设的区域。忙活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花了不知多少银子。一条用了没几年的宽阔大马路又重新铺了一层沥青,由此知道了一句行话叫“盖被”。还把路边的新居民楼外墙的颜色全给改了,不管你原来什么色儿,一律改成黄色,刚才业良说黄色刷成灰色,我们那儿是灰色刷成黄色,足能气死建筑师。大家笑谈,幸亏那些当官的不是喜欢红色,否则满大街红楼更够瞧的了。

   这种东西属于合格的公共服务吗?很难说。它是很舍得花钱,但是与民意,与改善国民福利并不完全搭界。他们更热衷的是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更热衷于搞超豪华的庆典活动,外国人能不说好吗?太好了!但实际上这已经有违宪的嫌疑了。因为它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民众的意愿和要求,连个征求意见都没有,民主决策过程全部省掉,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我们可能并不是往民主的方向走,而是走到了别的地方去了。现在“民主”、“自由”、“宪政”这些本属于人类主流文明的词汇都变成了敏感词,就很能说明问题。

  现在我们很多学者,包括很多网友在社会上呼吁民主,但是有了民主就算完事吗?它也可以把民主这个词接过去搞另外一套。这早有先例。查韦斯也是民主,表面上看他也是被大家选出来的,可是你能说他是真民主吗。显然不是,是假民主,真独裁。与民主并行的还有一个宪政,就是给政府设一个笼子,把它圈在里面,让它在这个边界里面活动,不能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政府提供服务当然是好事,但是它给你的有的是你需要的,有的并不如此,经常不是你需要的,可是你还不得不接受,而掏钱买单的却是纳税人。所以我们现在应该警惕,学界很多人写文章只用民主,不用宪政这个词是不行的。必须把宪政的东西贯彻进去,比民主更重要的是权力的制衡。民主解决的是每个人拥有平等权利的问题,宪政解决的是给权力设置边界的问题。必须树立这样的观念:凡缺乏立宪的民主,就不会是真民主。中国人不管愿意不愿意,都得往这条道上走,方向不能出错。

   宪政的观念是,当你授予某人以权力的时候,必须同时授给另外一个人权力以制衡它。现在看,房产税的制定和出台,就是把权力制衡撇在一边了,绕过人大的立法程序强行推进。还1986年的一个国务院条例为法律依据,说我们早就有房产税了,只是没开征而已。问题是时间过去了二十多年,国家整个情况都发生了变化,那时候哪儿有什么“商品房”?现在征的已经完全是一种新税了,用一部老掉牙的条例当法律岂不荒唐?目的就是为了推出这个税,同时又可以避开法律程序。这是一种违宪的行为,谈不上合法性。

   我们国家有宪法,上面的第56条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说的是“依照法律”,条例不是法律,二十年前的条例更不能当法律用。我们国家还有立法法,上面写得很清楚,凡涉及预算、税收之事,必须要走人大立法程序才能推出。我们学界要在这上面下功夫。一个社会如果缺乏民主和对权力的约束制衡,政府就不可能成为永做好事不做坏事的政府。看现在这个样子,我们这个社会出现某种程度的体制回归不是没有可能,绕了一大圈,不知不觉走回去,形成一个“新的老体制”。要真是这样,中国可就真的有点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