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组织,只要是组织,不论大小,都得有纪律、规章。否则,组织就是一盘散沙,无法获得成长,成为僵猪。
而当组织成长到相当规模后,则必须有法律、法规做为保障。甚至在组织成长的特殊时候,为了严明纪律,组织领袖甚至要制造事端,树立法规。比如,读过三国人朋友都知道,曹操为了让军队不伤害农人的庄稼,在自己的座骑误闯进庄稼后,甚至割去自己头发作为惩罚(以发代首)。同样是三国,诸葛亮因为马谡没有守住街亭,也被斩首。组织就是组织,规章大于人情。
在水浒中,也不乏类似的案例。在杨雄、石秀投奔梁山后,梁山当时的天王晁盖不但不同意收留两位大英雄,甚至要将二人推出去问斩。按说,梁山当时缺兵少将,有英雄来投奔,是天大的好事,晁盖纵使才具不如宋江,但引进人才接纳人才的心胸还是有的。那他为什么主张杀杨石二人?因为杨石等人,犯了江湖忌讳,偷吃了祝家庄的报晓鸡。江湖组织可以明抢,但不主张暗中偷窃,偷窃属于小人行径,为江湖英雄所不齿。
晁盖当然没有杀成杨雄、石秀,不仅没有杀杨雄、石秀,就是偷鸡的时迁,后来也没有杀,时迁甚至成了梁山重要侦探。这些与本篇主旨关联度不高,这里先放过。
应该说,梁山有组织纪律是非常严明的,尤其是在宋江接班后,梁山更是天行道的名声的同时,进一步严明了纪律,并以此区别于江湖强盗组织。
但是,这并不表明,梁山所有英雄都表里如一,完全认可宋江的理想。冲撞、挑战宋江治理理念的人,不仅有,而且大有人在,李逵就是一个。
应该说,在梁山,得罪老大宋江最苦的人,次数最多的人,都是李逵。其中,至少有三次得罪行为,按梁山山法与军情,都应该是死罪,但是,宋江居然都没杀李逵。
可能有的朋友会说,李逵在江州时候救过宋江的命,宋江怎么可能杀自己的救命小弟?
听上去很有道理。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宋江真是那么护短的人吗?
李逵第一次犯的大过失,是杀了对梁山有功劳的扈三娘一家人。当时,梁山举全山之力去打祝家庄,因为实力不济,打了三次都失败了。关键时候,扈家、李家出人不出力,本来祝、扈、李三家联手对抗的阵营,变成是祝家一家独立对抗梁山,加上孙立及时潜入祝家庄做内应,梁山才将祝家庄打不来,在江湖上没有丢人现眼。
李逵作为打扫战场将领,按说是息事宁人的角色,但他却率领部下到扈三娘家大开杀戒,除扈三娘的哥哥扈成武功高跑掉了,扈家大小都被杀了。这件事至少有两个恶劣影响,扈家在三打祝家庄这件事上有功无过,杀之显示梁山恩怨不分;扈家兄妹都是武功高手,在梁山用人之际杀扈家人,很容易堵塞梁山的人才之路。
出这么大的事情,宋江当然要向李逵兴师问罪了。李逵是宋江的过命兄弟,这个众英雄都知道。但是,李逵犯的是组织不能容许的大罪,宋江除非解散梁山,否则,无法饶恕李逵。其实,李逵心里也明镜似的,杀过头了,怎么办呢?
李逵很认真地检讨:我杀人不对,要杀要剐大哥你定!但我有话要说,我就是看不惯大哥你为自己抢媳妇才杀扈家人的。
没想到,宋江马上辩解说,休得胡说,我如何肯要这妇人?你看看,黑社会老大反倒被李逵一句话整得不好意思,不得不辩解,李逵这个家伙还真有些道行呢。
宋江为什么要辩解?我们知道,宋江是有做大事的理想的。做大事就要有做大事的规矩,包括不能做抢女人一类的事情。也许是误打误撞,正是李逵的一番言辞,倒是让宋江得到一个机会,严肃一下军纪,明确一下规矩。因此,宋江只是口头上批评了李逵,内心里是很高兴李逵在公众层面替自己做了次明示。宋江后来将扈三娘许配给了王英,梁山后来再打下城池,极少有抢女人之类的事情发生,都与这次辩论有关。也就是说,李逵借滥杀检讨的机会,间接给宋江制造了一次严肃军纪的机会。而他也因此涉险过关。
李逵第二次得罪梁山老大宋江,是在梁山大排名之后,宋江阐明自己的招安理想,遭到武松的口头反对,而李逵则掀翻酒桌以示抗议。
在如此重要的场合,犯下如此重要的过失,李逵当斩。但奇怪的是,尽管李逵表示接受任何形式的处罚,可宋江并没有治李逵的罪。究其原因,宋江的本意就是试探群雄在招安问题上的看法,李逵掀翻酒桌,固然算得上大不敬,但也间接帮了宋江的忙:间接地渲泄了梁山英雄对招安的不满情绪,使宋江有机会将招安想法向全体做了一次表达。也就是说,李逵的做法,是小骂大帮忙,至少在宋江是这样判断的。不然,当众掀翻堂会桌子,起码也算咆哮公堂,几十大板是要挨的。当然,因为武松表态在先,也有法不责众的前提。
如果说,杀扈家、掀桌子,客观上有帮助宋江整顿队伍,属小骂大帮忙,加上李逵检讨诚恳及时,宋江除了处罚李逵外,却都没有杀李逵,其背后,还是有可以不杀的理由的。
不过,李逵第三次得罪宋江,确实按律当斩了。
李逵第三次得罪宋江缘于一个误会。离梁山不远的荆门镇刘太公女儿被人抢走,留名称是梁山宋江。李逵听说自己的大哥做出这事,回到梁山就把山旗砍掉,把“替天行道”旗扯得粉碎。后来经过多方调查,宋江确实是没干这件事。
这一次,李逵也认为自己该死。不过,怎么才能不死呢?这时候,李逵在梁山最好的玩伴燕青对李逵说,哥哥,事整大扯了,你得负荆请罪?
负荆请罪是啥鸟?原谅李逵满嘴跑鸟吧,这家伙着实读书不多。不过,经过燕青一番解释之后,李逵立即开始了一次梁山有史以来的最大行为艺术:将自己五花大绑,身背荆条,以负荆请罪的方式,要求宋江斩了自己,严肃军纪。
这宋江,心中是又气又笑。以李逵的粗鲁。检讨方式居然如此标新立异,加上群雄求情,这人还能杀吗?当然,有时候,杀人不一定是最佳方式,也就是说,有时候不杀的作用胜过杀。李逵的检讨方式,已经是一个江湖闻风丧胆的大英雄人物所能做到的最深刻的道歉与检讨方式了,宋江杀李逵的效果肯定小于不杀。于是,宋江要求李逵戴罪立功,找出假宋江,还梁山以清白。李逵后来完成了任务,救了自己一命。
纵观李逵的三次得罪领导行为,第一次是误会了领导的意图,第二次是代表民意表态,第三次是维护梁山的美好形象,主观上都不是谋私利,泄私愤。加上该检讨的深刻检讨,该责罚的主动接受责罚,因此每次都过了关。
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有时候,即使是主观上为单位好,为公司好,为领导好,一旦做出无礼或越礼行为,也还是要及时检讨、沟通。蒙牛的牛要生不是说了嘛,99%的矛盾来自误解嘛。因此,别看李逵面容粗鲁,语言粗俗,行为粗野,是个典型的三粗,但是,李逵是粗中有细,关键时候可以去粗取精。你看,他对错误的辩解,纠正,是多么精典的职场案例呀。
所以,诸君如有意,不妨重新解李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