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算不如天算。
如果这句放在日本遭遇里氏9级大地震同时遭到海啸袭击的3·11说,几乎会被一致认定为“迷信”,如果此言在3·12福岛第一核电站一号机组爆炸之日说,人们会将信将疑,如果在3·14三号机组因爆炸而导致核燃料棒全部暴露之日说,恐怕继续坚持“迷信”之说的人就不多了。
中国人热衷购买房产的心理多少与儒家的思想文化的影响有关系,自古以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士大夫个人奋斗的目标,尽管《大学》所讲的“齐家”的“家”指的是“家族”,但后世之人不约而同地解读为“家庭”,孔子说的“三十而立”,也理解为“建立家庭,创立事业”而不是“立于礼”,更有甚者,把“修身”看作考文凭、靠职称,把“齐家”当作买房子,把“治国”看作当老板,把“平天下”看作当大官。所以,80后都希望赶在30岁前买房子,父母也乐于帮助独生的儿女“成家立业”,为了追求未来的生活安定,宁可多背生活负担,甚者不惜“做房奴”。
而道家的思想更注重活在当下,更注重及时行乐,更注重现时的“逍遥游”。中国的主流思想不仅仅是儒家思想,而是“儒道互补”。可惜近来社会上尊儒家思想较多,提道家思想较少,而李一的闹剧让道家思想也蒙上不白之冤。
面对日本遭受地震、海啸和核泄漏的灾害的断垣残壁,缅怀遇难的民众,同情流离失所的人们,慨叹一个人均GDP十倍于中国的富有而先进的国度,诸多美好的事物亦可废于一旦,中国人除了更加珍惜生命之余,追求及时行乐的思想也会大大加强。人们更愿意守着丰厚财产和多套住房终老一生,还是千金散尽、笑傲江湖不枉此生?这二者本无高低之分,认识到“人算不如天算”之后,我想选择后者的“智士”会逐渐多起来,选择前者的“仁人”也会放松原先的执着。
中国2007年的核电发展规划定的目标是2020年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还有建议提高到7000万千瓦。即使有人宣称中国今日的核电建设和管理水平超越日本,相信的人也寥寥无几。中国的沿海地区也被众多核电厂所“包围”(见下图),国人同样需要把未来交给“天算”,面对质疑,3月12日,中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在回答德国记者提问时表示,“我国发展核电的决心和发展核电的安排是不会改变的。”
本文无意批评政府的核政策,也无意质疑核电监管部门的“人算”能力,只是在极力表达一种观点,当我们只能把命交给“天算”时,我们要为购房而省吃俭用还是为活着而及时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