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末胶囊”都销往哪里了?
用锯末、粗糠和面粉做原料,湖北荆州6个制假窝点半年内疯狂炮制出上亿粒胶囊,冒充201种药品,并通过互联网销往全国28个省份的100多个市。案件涉及药品多、辐射地域广、涉案金额大,被称为湖北假药“第一大案”。(13日新华网)
不法之徒竟然用锯末做原料,疯狂制售假胶囊牟利,真是丧心病狂,没一点人性了,如此惊天大案再次表明,食药品质量安全工作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利用互联网物流更有必要严加规范管理,不能给犯罪分子以任何可乘之机。
如今,23名犯罪嫌疑人已经抓获归案,等待他们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公众此刻更关心的恐怕就是上亿粒、金额超千万元假胶囊的去向,目前已经缴获的还只是零头,大部分已经销往28个省区,谁会成为锯末胶囊的受害者?
正如药监部门官员所言,这种“锯末”胶囊危害很大,不但不能治病,延误治疗时机,如果带菌还会引起其他疾病,直接危害身体健康。因此,破案、审案固然重要,弄清这些胶囊的具体去向则更为迫切。
期待相关部门抓紧理清这些假胶囊的销售明细脉络,及时向社会发出警示,告知公众识别办法,通过一切可能的渠道、办法追回、销毁“据末胶囊”,将可能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