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致解读2011年许昌东新区发展劲力
合和盛/柳析青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不断增大,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城乡互动发展的态势日益明显,推行城乡一体化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
一、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城乡一体化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条件下,城市和乡村结合,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互相依托,实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主要解决的是城乡劳动力有序转移问题、城乡土地和空间的合理利用问题、城乡产业的协调发展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问题及城乡基础设施合理配套布局问题。城乡一体化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与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我国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体现。
二、城乡一体化的模式众多
同时,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也是多样的,有大城市带动型的一体化模式,即卫星城模式,如郑州与开封;有外资带动型的一体化模式,如全国知名的东莞模式;有乡镇企业带动型的一体化模式,如知名咖啡品牌雀巢,其总部就是在瑞士的一个小镇叫韦威,还有我国的苏南模式;再者也有个体私营企业带动的一体化模式,如国人悉知的是温州模式。由于各地区域差异很大,必须根据当地的现状条件,准确把握其发展态势,充分挖掘其发展潜力,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寻求适合本地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探讨许昌市城乡一体化推进区发展模式,对推进许昌市乃至河南省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探究符合许昌区域特性的东新区发展
根据“大许昌”建设的目标,推进区积极主动实现许昌和长葛产业、交通、居住、信息等全方位的配套与对接,力争通过多年努力,逐步把推进区建设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试验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特色产业的集聚区、林水一体的生态旅游区、未来带状城市的新城区;形成城在村中、村在城中,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城在水中、水在城中,城在产中、产在城中的新格局,成为展示许昌独特风貌的新区域。
1、东新区发展最为亮点
加快许昌新区建设,“四区一基地”的功能定位和“主副两中心、四区加两翼”的空间布局,从战略的高度凸显出许昌新区总体规划,主、副中心的城市设计,基本形成许昌新区规划体系。
2、房地产项目首当其冲
许昌新城区的房地产项目可谓是集外资强驻、项目组团、楼盘综合体等因素于一体,航空港产业园、许昌名嘉广场、许昌深国投商业中心、花都温泉度假区、东城区汽车公园等10多个重点项目将在2011年逐个登场。
基础建设方面有着市文博馆、市直公用事业综合服务中心、许昌卫校扩建、河南农大许昌校区、广电大厦等10多个重点项目。而大力实施北外环东延、魏文路北延、创业大道东延等道路工程也是为各项目做好了铺垫工作。
3、轴线带动,组团发展
推进区的很多地方经济实力还不具备向城市型政区转变的条件。因此,必须依据许昌市城北组团、许昌县新城区组团、长葛市城南组团,逐步向外围区扩散,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乡空间的融合和协调。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借鉴“点—轴”系统理论,由点带线,由线带面,带动组团外围地区较快发展。推进区的带状分布,许昌市和长葛市分居两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许昌县位于中部,这样,许昌市和长葛市以道路为轴线相向发展,许昌县作为节点,形成了特殊的双城一体的轴向发展模式。目前,经改造升级成的许昌至长葛城际快速通道、正在新建的魏武大道,符合轴线带动的思维。在做好资源整合和功能分工的前提下,依托这些发展轴线,促进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发展,将有效推动组团外围地区的一体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