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在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上,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与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顾云昌,北京大学教授、国家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李玲等专家就老百姓普遍关心的宏观经济、住房、医改问题展开热烈讨论。顾云昌指出,89%的人都有房住了。有两种人对房子抱怨最大,就是新就业职工。第一种是80后毕业生。第二种是农民工。实际上对住房问题抱怨大的肯定不到10%。但是这个问题为什么那么严重呢?因为80后大学毕业后,有很好的冲劲,但是突然发现,工作了几年以后,工资也不低,住房仍没着落,保障房没有资格,商品房买不起,找女朋友,丈母娘说结婚,房子在哪里啊?没有房子,那就等一等。而这部分居民恰恰是网络主体。
桥垮了,专家说和质量没关系! 房价高了,专家说和地价没关系! 泥石流了,专家说和植被没关系! 贫富悬殊太大,专家说和改革没关系......现在这些人都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了?不知道是用“信口雌黄”,还是用“恬不知耻”来形容?说这话的人根本对自己、对自己所代表的政府不负责任。
“突然发现,工作几年以后,工资也不低,住房仍没着落,保障房没有资格,商品房买不起,找女朋友,丈母娘说结婚,房子在哪里啊?没有房子,那就等一等。”恬不知耻,靠你们这些人要等到地老天荒!等一等就是怕房价乱飞,一辈子都赶不上房子。是网络主体,可能也是社会主体吧。原来是说大家刚毕业就想买,事实不是,又让大家等一等。哎,年龄不等、老婆不等,所以已经是刚性需求了,不然谁想天天买房呢?
说对住房抱怨大的中国人不到10%人可以说要不他不是地球人,要不脑子受到很大刺激,因为他感受不到中国绝大部分人都认为房价太高,且房价太高也是事实。现在许多人都对住房价格调控不敢抱希望了。还有,为了子女一个人的住房问题,整个家族的钱都搜罗光了,房价还不贵!可以说,中国绝大部份群众都是这样。如果非要说“对住房问题抱怨大的中国人不到10% ”,那他在维护某个集团利益的同时,却又在损害政府的利益,因为,温总理说“我们计划在今后5年,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以该人士的逻辑,这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纯粹是在搞浪费!
信口雌黄,对住房抱怨大的中国人真的不到“10%”?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