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韩寒、李承鹏、沈浩波等作家出版人不约而同,向百度李彦宏发难,指责百度文库的有关版权问题。笔者一直关注此次争论,但我认为,即使作家们获胜了,作家的生存状况也得不到改善。何况作家根本不可能获胜!
有一次某著名杂志,发表了笔者的一篇三千字左右的文章,在经过半年多的苦苦等待之后,我拿到了八百多元的稿费。而在这期间,搜狐、新浪等主流网站都转载了这篇文章。而我一分钱都没拿到。
当时我就想,假如每一家转载我文章的网站的网站都给我八百元,那我就发财了!然而随后我一想,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因为免费是互联网领域最具杀伤力的武器!
所谓店大欺客,单个作家同网站比,根本没有任何话语权。笔者最近在与几位朋友聊天时,说了几句话。朋友们认为这几句话很深刻——作家的“名”是别人给的,别人也可以给一条狗,但最后没办法还是给了某个作家。
而网站就是这种能够在狗与作家之间进行选择的权力机关之一。如果搜狐、新浪、百度等网站在某段时间,天天头版都是某作家的文章、某作家的消息。那么无疑这个作家就出名了。
为了出名,作家就不会,甚至是不敢要稿费,只要求自己的作品能够得到广泛的传播。只要求出名,不要求赚钱。也就是说即使今天韩寒等人与百度打官司赢了。百度还是会立于不败之地,百度可以与大部分中小作家,签订免费协议。作家免费将作品给网站使用,网站帮助作家推广。(假如韩寒把百度给搞火了,百度可以让百度搜不到韩寒。)
就这么简单,所以作家是永远别想拿到太多稿费的。想拿到稿费的作家,都是因为读鲁迅文章太多了。鲁迅经常在文章里写自己催稿费,给人感觉作家的工作之一就是写文章然后收稿费。而鲁迅在那个时代,大概是有数的几个能领到较多稿费的作家之一。就像韩寒、郭敬明是这个时代少数能领到上五十万稿费的作家之一。
显然写作这个行业,已经破败到,即使比较知名的作家,都无法靠写作维持生计。写作本身的利润率是非常低的,已经不适合投资,不适合年轻人以之作为职业。写作已经成为一个夕阳产业!
而同样是文学艺术,画家的生存状况就比作家好了上百倍。笔者现在见到画家就会有自卑心理。一个普通的画家,一幅画可以卖到几万元。一个类有一定知名度的画家,他的年收入至少是一百万。(年收入!不是十年收入)
所以最近一年多,笔者总在反思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差别。绘画界对此的解释是,这是资本主义对中国的殖民,用金钱改变中国绘画的发展方向。
那为什么资本主义不能用金钱改变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
其实作家遇到的问题,歌手也已经遇到了。去年夏天,笔者看到一则新闻,当时被这条新闻震惊了。让我对写作丧失了信心。我看到一条新闻,知名歌手张含韵,靠唱歌没办法养活自己!
为什么呢?因为网站可以免费下载歌曲,歌手们的唱片卖不出去,因此有部分歌手穷得只能卖身了。
提高作家的稿费,这是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最核心问题。实际上,电影产业的兴旺,直接决定于小说产业的兴旺,小说产业的兴旺直接决定于学术产业的兴旺,学术产业的兴旺直接决定于教育产业的兴旺。这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我们千万不能再犯教育产业化中发生过的千古奇闻:伴随着教育产业化的开展,青年教师被彻底边缘化。一个月领着3000元的工资,在那研究巴德歌赫猜想。研究个鸡鸡啊!
可以说,如果作家无法养活自己,中国的电影产业就永远发展不起来。香港的电影最初是靠古龙、金庸的小说兴起的。
当前大陆电影的质量低下,跟剧本质量低下直接相关。而剧本质量低下,跟小说界水平低下有关。而小说界水平低下,跟文学理论界毫无建树有关。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电影的水平低下,是由中国文学理论界水平低下决定的。这些问题都是相关的,在此就不多讨论了。
总之,今天作家们为提高稿费而奋斗,这是值得文艺界极力支持的!
郑祥琥:为何版权之争,百度必将完胜作家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