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15晚会曝光的质量事件,看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偏离


    今年的3.15晚会又曝光了许多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问题再一次叩问着问题企业,叩问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顾客

    毋庸讳言,顾客是任何一个企业生存的基础,顾客是水,企业是船。没有了水,船还能航行吗?当然不能。但就是这么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在执行的时候却往往会发生偏离,甚至会倒过来,把顾客作为了欺骗的对象。但是任何事物都遵循一定的规律,你可以欺骗顾客,但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顾客明白真相的时候,就是你还债的时候。

    产业链

    现代社会是一个分工合作的社会,在一个产品的产业链上会聚焦许多合作者,包括原料供应商、配件供应商等等。他们共同在这个链条上为顾客制造产品,并分享价值链利益。但是,如何保证这条产业链上的合作者的品质,如何让整个链条都处于一种健康状态,如何来保证?万一链一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如何解决?需要提前做好预防。

    诚信环境

    有人质疑说,为什么国外企业本土化后就会陆续出现道德问题,是个别企业的问题还是土壤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但是反过来看,中国也有许多企业,他们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信念,而国外也有许多不诚信的问题企业。所以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企业自身。外部环境只是外因,企业内部的追求才是主因。

    利益诱惑

    大量的企业以追求利润和规模为目标,因此就会产生各种寻租行为,甚至会产生许多短期行为,有的甚至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严重偏离。另一方面,以利润为目标的企业本身所建立的是一种低信任度的组织,管理者和员工依靠利益交易关系暂时聚合在一起,企业成为了赚钱的工具。这样的企业实际上还停留在做生意的阶段,即使企业规模已经很大。

    以上几个方面,只是问题的表象,其问题的根源则在于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偏离。

    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这些核心价值观影响并约束着企业的行为。华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中有一条:成为世界领先企业。为此,在《华为公司基本法》中明确写到“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在任正非看来,华为只有无比专注地通过来自竞争的压力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最终成为世界级的企业,而这是唯一的道路,没有捷径。

    反观3.15曝光的问题企业,却正是偏离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经不起利益的诱惑,最终忘本逐末。但是,一般的出现核心价值观偏离的原因,是因为商业生活中出现的种各种小危机,或者是宏观经济低迷的冲击,削弱了企业的某方面的竞争力,使得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但是,损害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则是任何一个企业头上的一把刀,动了它,就必然遭到它的惩罚。

    所以做企业的,一定要时刻警示自己,时刻检查一下现在的行为是否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相符,即使有些不符的地方听起来不要紧,或是暂时性的,也要倍加注意。因为它们会损害公司的利益,甚至会毁灭辛苦所创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