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中的象数派是义理派所有正确学说的唯一来源


         易学中的象数派是义理派所有正确学说的唯一来源

    《易》发展到后来有两条主线,后来两源合流为强大的象数派的同时,也派生出人文义理派。
    这两条主线一是伴随象数派创立的河图八卦线。从河图记录天象->伏羲据河图推演出八卦(这两个阶段是无字《易象》时期)->炎帝复演八卦并撰写连山经文->黄帝复演八卦并撰写归藏经文->文王复演八卦,并与周公撰写周易经文,加上孔子序《十翼》,最终完成了《周易》。二是洛书五行线。洛书记录天五行->《洪范》根据《洛书》提出以五行为核心的九畴->孟子提出五常->邹衍提出伍德->董仲舒提出全面完善的五行体系即三纲五常体系。后来二者最终汇流:三易经文等加《洪范九畴》共同组成文字易即义理派易学体系。
    《四库全书提要》认为义理派为魏朝王弼所创,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只是汉代主流儒家易学义理派已经流于空疏空泛;象数派为与义理派抗争则流于神秘,近于谶纬。直到魏晋少年王弼,以老庄解易,打破了儒家对义理派易学的垄断,部分恢复了易尚简易的宗旨。但是,道家内部的黄老易学是以象数为基础的,王弼因没有象数传承,使他的僻象数专功易理的主张,显得十分狭隘,违背了“八卦以象告”的宗旨,甚至后来被义理派的朱熹批评为“泥滞说卦”。《系辞传》说:“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显然,离开象数的义理就是无根树。王弼是第一个公开全面否定义理源于象数,否定义理与象数紧密不可分的人。但是,必须说明的是,所谓王弼扫象是仅只限于扫“象”——就是说王弼从未扫“数”, 王弼知道易的根本是数理,是后世尤其近世某些人才进一步歪曲误解了王弼,这一点应该为王弼正名。
    自王弼扫象以后,直到今天,只懂义理不懂象数者大有人在,甚至成为学术主流。这种现象实在不利于中华自然科学的发展。易学源于天文,实为中华科学体系的根本,但由于主流学术自洋务运动以来完全否定了易的价值,更没有科学地介绍和推广易,象数易学更鲜有人提及,造成了我们民族的重大损失。其中负效应之一就是,民间术数虽然始终活跃,但鱼龙混杂,贤者高士多奉行“善易者不占”和“慧而不用”,而那些摆摊卜卦者,大多是并不知易懂易的骗子。人文义理派与象数派的分裂和隔阂为骗子横行于江湖创造了条件。这个教训亟需我们吸取和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