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日前接受记者专访。谈到互联网上官员与民众交流的问题,李君如认为,需要倡导平等交流,防止“仇官”等不正常心态蔓延,引发社会不安。他强调,网民对一些失职官员的愤怒情绪,应该分清整体和部分。“仇官倒霉的是老百姓”。(3月6日环球网)
乍一看上去,李君如常委的是在倡导一种和谐,是出自理性的思考。但仔细一想,其论调内外都流露出一种对百姓的不尊甚至是歧视,而且还给老百姓扣上了一顶影响社会稳定和“不安”的帽子,于是也便有了老百姓 “不正常心态蔓延” 的担心。对于李君如常委的此种担心,笔者和诸多的网友一样难以理解,更有诸多的质疑抑郁在胸、不吐不快。
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普遍具有一种“仇官”心态的说法,笔者向来是持反对态度的,也曾撰文《中国老百姓究竟是仇官还是仇腐?》予以反驳。但当李君如常委的“仇官”论再次登上媒体网络的时候,笔者着实增添了一份怅然的情愫。不错,无论是现实生活里还是在网络上,人们在言谈话语中对于当今社会的一些腐败现象和腐败官员表现出了极大的愤怒情绪。但这就表明老百姓对所有官员都都是仇视的吗?
其实,“仇官论”是经不起一驳的,在当今的绝大多数国人中,几乎是不存在什么所谓仇官的心理的。人们所仇视的只不过是那些贪污受贿,滥用职权、骄奢淫逸、荒诞不羁,甚至是为非作歹,鱼肉百姓的的腐化者。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人的“仇官”其实就是一种“仇腐”而已。正如一些网友所说:人民仇视的是靠掠夺财富发迹的寄生虫。而李君如则将“仇腐”与“仇官”混为一谈,如果不是无知,便是一种思维上的错乱。
既然已经澄清李君如的“仇官”既是我们所说的“仇腐”,那么“倒霉的是老百姓”的说法就显得颇为荒唐了。贪腐必被严惩,这是一个无须质疑的真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科学、严密、完备、有效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毫不放松地严厉惩治腐败。这是时代提出来的课题,更是建设法治社会、和谐社会的必要手段。在当今这个腐败、腐化、浮华猖獗肆虐的时代里,善良、正义的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大兴“反腐”之风,仇视任何腐败、腐化、浮华的行为,难道有错吗?这不正是社会和谐之所需、不正是民族正义之体现,不正是依法治国之前提吗?怎么就被人忽悠成为了“仇官”?怎么就“倒霉的是老百姓”了呢?——我们决不允许为了贪赃枉法、腐化糜烂的行为泛滥,因而我们不是什么所谓的“仇官”者,而是“反腐”的参与者和推进者,更是推进社会大发展的受益者!
近年来,大凡名声不好的官员“出事”,百姓就会“像过年一般”,于是有些人就把这种情绪被定性为“仇官”,被一些部门及人士视为“社会病”。这其实是极为不正确的, 因为他们仇的是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祸国殃民之辈。中国老百姓从来不生无缘的仇恨,即使他们“仇官”,“仇”的也是那些昏官、贪官。——腐败,既是革命的死敌,更是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顽疾。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一再强调:“反腐倡廉,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在党和人民反腐的坚定决心和强大攻势下,但愿官员们都能做到洁身自好和干净泰然,但愿中国的老百姓不再因为“仇官”而 “倒霉”!
(李吉明2011年3月8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