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与平台,哪个才是王道?




iPad 2发布,乔布斯硬挺着腰板出来吆喝,威武。

当然,光威武不够,还要有彪悍的应用,这就要仰仗它的开放平台App Store,那些软件开发达人不断为iPad输送新鲜血液,才能涌现出《植物大战僵尸》、《愤怒的小鸟》等一系列令人目眩神迷的新鲜玩意。

 

与之相对的Facebook和Google,倒是很早就把开放当作了金字招牌。《社交网络》为马克扎克伯格树碑立传,但是他当初开放平台,跟商家联手,也曾被媒体爆出卖用户等丑闻。还好随着应用的丰富,5亿Facebook用户逐渐接受并认同了这种植入的模式,着实享受到了开放平台的甜头。类似的,Google也是逐渐凭借Android平台打开了局面。眼看他们的盟友们仰仗着平台穿金戴银,国内的厂商也开始跃跃欲试了。


近日,淘宝推出了自己的开放平台。这个拥有3.7亿注册用户,数百万商家,单日峰值交易19.5亿的电子商务巨头,发出3年3个亿的豪言壮语,吊足了开发者的胃口。据ABI Research数据,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最大的手机购物市场。淘宝正是瞅准了这个节骨眼,在2008年开放API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将平台发扬光大。截止2010年底,淘宝开放平台上已拥有11万注册开发伙伴,产生出3.6万个线上应用,每天淘宝API调用数达到7亿次,目前平台上通过淘宝网认证的合作伙伴达到200家。一个应用最多有22万淘宝用户同时在使用。这些应用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期待。


如果说淘宝无线平台偏重于把手机购物做大做强,仰仗第三方开发者的专业实力。那么,腾讯在开放平台时,则看重的是有腾讯QQ用户做票房保证。此前,腾讯社区开放平台正是基于QQ空间、朋友社区(QQ校友)搭建起来的。说到底,还是仗着人多。这次也不例外。腾讯大张旗鼓地推出财付通平台,主打电子商务和生活服务,于是小企鹅的选项中多了QQ钱包。面对1亿财付通用户、甚至10亿QQ用户,财付通平台对合作伙伴的审核比较严格。因为关系到钱,所以很谨慎。到目前为止,财付通平台只有64种应用,并且以生活服务类的居多。这也是支付平台区别于其他类型平台的一点,它贴近生活,不外乎就是交水电费、手机充值、订餐、买书、医院挂号、租车……这些事。当然,因为财付通,因此,用户从年龄层、消费习惯、应用领域等各方面属性来讲相对更宽泛,而像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可能只拥有单纯的购物人群。


虽然腾讯和淘宝出于利益也在互掐,但是它们都认同只有开放平台,才能进一步释放第三方开发者和商家的能量,更好地为个性需求不断攀升的用户创造更好的消费体验。


现在的开放平台更需要专业化的第三方为用户提供服务。国内SNS头牌开心网在这方面探索较早,成果很大。目前,开心网开放平台分为社交游戏类组件和实用工具类组件这两种,鼓励用户和开心网共建社交化综合网络。只要用户将自己的产品投放到组件实验室,运营数据达到开心网设定的标准,就可以正式升级为第三方组件,供一亿开心网用户尝试和使用。


既然普通的第三方开发者都可以添砖加瓦,王牌正规军的商家是不是也需要根据开放平台的趋势,调整自己的市场策略呢?在这方面,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易宝支付成为了支付行业审时度势、抢抓机遇的典型。之前,易宝支付走的是专业支付平台路线,行业针对性很高,相对于用户端还比较薄弱,如今它通过积极与开心网联姻,开发第三方组件‘“易宝营业厅”,为一亿开心网用户提供手机充值和信用卡还款服,伺机获得开心网用户资源。据悉,除了开心网,易宝支付目前也正积极拓展与国内其他SNS社交网站的合作。对于易宝支付来说,这将是拓展个人用户资源的一个积极有效的尝试。


支付,可能只是一个缩影。很多行业都在通过向开放平台的软着陆,实现自己加强用户端的梦想。但是单纯强调用户数量并非明智之举。

 

首先,无论是腾讯的10亿用户,还是淘宝的3.7亿用户,都只是虚数,真正消费第三方应用的那部分用户才是主流,它是变数,因为它可能处于不同的平台,如此叠加出来的实际用户数量可能更值得期待。其次,第三方应用的可替代性很高,竞争压力很大,难以具备稳定的粘性。除非它足够专业,品牌硬,能够克服同质化和流动性带来的问题,并带来有保障的用户体验。从这个角度来说,像易宝支付、支付宝行业口碑较好的企业,其应用更容易被各个平台采用,建立清晰的盈利模式。第三,捏住贴近用户最关键的一环,才是王道。

 

据艾瑞咨询预计,2012年中国休闲类社交网站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6.1亿元,从业界发展趋势看,无论是整合B2C电子商务企业资源,通过分成模式实现收益,还是通过精准匹配的人气吸引广告商投放,或者是向VIP会员收费,都是SNS极为关注的的收益模式。但无论何种收益模式,用来满足各类用户收付款需求的支付,都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由此可见,易宝支付迈出的这一步,没有膜拜用户与平台,而更看重的是品牌在用户端的投射效应,想得长远,前景自然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