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雨的印迹》KISS
THE RAIN
雨自己是从来没有印迹的,它淋在哪里哪里有,尤其淋在心上
——题记
昨夜,演奏就这样开始了——三把小提琴最先进入,接着是那把大提琴,然后是钢琴。钢琴!这是一支钢琴曲——钢琴的声音是下雨的感觉,表达极为准确。不大不小的雨,我期待已久的。我喜悦,少女一样的喜悦。我想奔向窗前,然而我原地没动。我戴着耳麦,我被限制——多么简单的旋律,我在指第一小节。也许后来旋律离开了雨,它一定是离开了。但它仍在表达标题所写的“印迹”——无比宽泛而神圣的印迹,我一时无法具体想象。没有具体,我就会着慌。我的情感,历来是最需要依附具体的。
今天早上我醒了,浮现在我的脑子里的还是雨——钢琴曲中的雨,居然是那样的清楚。还有琴键和手指交织的幻觉,在我那间七平米的小屋顶上重复出现。室外的天阴了,有朋友的短信来:“可能会下雨……”我又想到今年入冬以来,没有下雪。春天来了,才下。我又想到,我们小区西门有12路公共汽车了,真好。接下去,还是琴键和手指交织的幻觉,但它们被雨淋着,它们包围着我。我感到了湿度,从地底下钻出来,带着雨的咸涩和一点细微的害怕。
——我缩在我的休闲椅上,读小说——这是回忆!一个爱在下雨天读小说的我,不知遗失在哪里?此刻,我忽然找不到一个现实的雨天,找不到了。唯有钢琴曲中的雨——它们下着,清泠泠的下着。而小说呢?一部小说的感觉也消失殆尽。一部小说,长方形的,纸页略斜着翻过去……我早就发现,读小说的雨,是不可以被复制下来的,我在指不可以被复制下来的经典小说——当下,只剩下了“小说的感觉”——米勒般的、卡尔维诺般的、毛姆般的……它们都跑到我的心里来了。
这两年,我什么都没有读,更何况读什么小说啊。这两年,如果下雨了,我就看碟,听碟,或是睡觉——当钢琴第二遍、第三遍,重复着那一小节下雨的旋律的时候,是的,我往下听,再往下听——我的喜悦,变成了忧伤。不是深重的那种,不深重!现在我不会深重了。
当音乐变得复杂起来,我不再喜悦!复杂,就有忧伤了是吗?
复杂与忧伤是一回事吗?雨中,肯定发生了什么?发生了普通的什么,或者我想起了普通的什么,或者是看见了普通的什?无庸置疑是“普通”的什么而不是严重的什么——因为,音乐没有大起大伏,也没有深刻。音乐,很流畅,很单纯……就是下雨了。
北京今天下雨了,2011年的第一场春雨!
廊坊现在(下午5点10分我看见)雨刚开始下,特别特别小,落到地上好像就没了……
——
我们没有说话,前面是大海。我们看海,看了好几个小时,还是没有说话……这是一个电影片断。就是这种感觉,没有大起大伏,也没有深刻——在普通的行为状态和心态中,可以几个小时几个小时的看着看着……
我喜欢没有说话!
我喜欢两个人在一起看某个事物,而不是相互看着。
我喜欢最好是看雨,而不是看海。
我喜欢这时候从天上有一支乐曲传来——是KISS THE 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