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来是发微博的,但我不习惯微博限制字数的方式,所以只好重复发在这里。
千万别批评人
我的导师曾经嘱咐过:多种花,少种刺。这本应成为我人生的座右铭,但我未能深刻领会这句话的含义,所以一再犯错误。我的经历告诉我,这句话说得还不够充分,所以未经导师批准,我把它篡改为:千万不要批评人!
我自己是做不到了,但我希望自己的学生谨记这句话。
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是“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但随着秦始皇一统江山,这一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从此以后,批评成为一件危险的事,甚至会掉脑袋。现在据说中国正在经历另一个“千年盛世”,但方舟子还是挨了打,而打他的人却得到了许多同情,甚至庇护。这不奇怪,因为方舟子动了人家的蛋糕。
在中国,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批评总是被认为想动人家的蛋糕。这就难怪被批评的人要找方舟子拼命。
我很幸运,迄今为止还没有人找我拼命,虽然也曾有人对我进行过类似威胁,但并没有落到实处。但我还是情不自禁地想告诫自己的学生:“千万不要批评人”。
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因为批评人,我多次在无意中伤害了不该伤害的人,其中就包括我深为尊敬的老师和朋友。他们最后大多都宽容了我,有的甚至还保护了我。这让我更加感到负疚。
遗憾的是,本性难移,今后我很可能会继续自己的批评生涯,只不过我不是方舟子,我会小心翼翼地避免伤害别人。但我深知,即便我不是方舟子,肖传国仍然是肖传国。当然,我这不是在责怪肖本人。体制培养出了千千万万个肖传国。他们本人的责任只不过是缺乏自我修养而已。我只能以自己的经历告诫自己的学生,让他们不要走我的老路。如果说我不想伤害别人,那么我同样也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受到伤害。
想想马克思“批判要彻底”的指示,实在让人惭愧。我儿子已经断言:我成不了马克思,因为我没有让他们娘俩饿死。成不了就成不了吧。我只能安慰自己说:或许,中国需要的不是马克思,而是另一个鼓吹“中庸之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