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思维法
从思维方向上分析,旅游创意活动过程中主要运用的是发散——收敛思维,可拓学开创者之一杨春燕在《可拓策划》中首次使用“菱形思维模式”来描述创意策划过程[4],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意纸扇、创意漏斗两个与发散、收敛思维对应的概念。发散思维主要围绕策划对象从不同方向产生为数众多的构想,形似一把打开的纸扇,称为创意扇;收敛思维则是从众多设想中筛选出新颖性、操作性和效益性最佳创意的过程,形似一个用于过滤的漏斗,称为创意漏斗。创意纸扇和创意漏斗组成的图案接近菱形,因此得名菱形思维法。
发散思维是指从某一特定创意对象出发,充分发挥想像力,产生出为数众多且方向各异的输出信息,以便找出更多更新构想的思维模式。作为一种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过程,发散思维具有大胆独创、不受现有知识和传统观念束缚的特征,既无一定方向性,也无限定范围,是一种变化、试探的创造思维过程。以吉尔福特(J.P.Guilford)为代表的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意思维的关键特征、测定创意能力的主要指标[5]。发散思维有两条启发性原则:怎么都行、推迟判断,具体方法包括:材料发散法、功能发散法、结构发散法、形态发散法、组合发散法、方法发散法、因果发散法。例如,以盐为原料,采用功能发散法进行思考,可以发现:盐除了烹制美味,对康体、健身、疗养也有密切关系。其中,盐浴对减肥、去死皮、治疗脱皮、缓解疲劳、消除疼痛、降低血压均有一定疗效,盐屋可以为医治肩周炎、关节炎、气管炎、哮喘病提供良好场所……这为千年盐都——云南禄丰黑井古镇旅游产品策划提供了思路。在发散思维之后,创意人员应及时进行收敛,对众多设想做出评价和选择,遴选出最佳创意和可供使用的设想,在此基础上形成策划方案。收敛思维亦称集中思维、辐合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尽可能地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的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程序中去,以便最终得出一个合乎逻辑规范的结论来。如果把旅游策划过程分为提出设想和实现设想两个阶段,那么,在提出设想阶段,发散思维占主导地位;在实现设想阶段,收敛思维占主导地位。收敛思维实际上是一种按照逻辑程序进行思考的方法,没有离开逻辑思维常用的分析、综合、抽象、判断、归纳、推理等思维形式。(资料来源:李庆雷. 旅游创意策划初步研究[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26(1):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