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洋彼岸的美国总统奥巴马造访Facebook,当其在2001国情咨文中以美国具有Facebook和谷歌这样的公司而引以为豪之时,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中国最大的网络门户新浪CEO曹国伟入选美国《时代》杂志2011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100强。同时入选的还有Facebook 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和谷歌CEO拉里·佩奇(Larry Page)。这一刻,新浪与当今世界上两个互联网的巨头站在了一起。
众所周知,在中国的互联网世界,作为传统的互联网门户,新浪的影响力虽然巨大,但也绝非是老大,但为何在中国的互联网界,唯有新浪CEO曹国伟会与Facebook和谷歌这样的巨头入选2011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100强呢?对此,《时代》杂志对曹国伟的评价是:2009年曹国伟在形势并不是十分有利的情况下抓住了机会,,推出了新浪自己的微博服务。由于新浪在内容掌控方面十分得当,因此新浪微博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如今新浪微博用户数量已突破1亿大关,成为一项极具影响力的服务。
也许《时代》对于曹国伟所统领的新浪微博的评价过于宏观,笔者认为,从行业和用户的角度看,曹国伟率先在中国推出新浪微博,在顺应全球互联网产业新的发展趋势和用户需求的同时,极有可能在未来引领中国互联网新一轮的增长,进而缩小与全球互联网巨头间的差距。这从新浪微博发布1年半时间里,用户数已经突破1亿,发展速度远超美国的Twitter及在国内引来数家大的跟风者,尤其是此次曹国伟入选《时代》杂志2011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100强可见一斑。那么接下来的就是新浪微博能否保持这种发展的势头,尤其是在目前已经有众多追随者的情况下,另外就是最终的盈利模式。
曹国伟认可的SOLOMO(Social Local Mobile)趋势能否让其带领新浪微博改写未来互联网格局?
中国的互联网总是鲜有创新者,不缺追随人。往往在一种新的模式稍有起色之时,大家便蜂拥而上。当新浪微博的用户规模呈现高速增长之时,追随者自然也是竞相而来。这些追随者中不乏有在互联网某个领域的领先者。但单就微博而言,新浪无疑占据了两个“先”。即先入为主和先天优势。
鉴于新浪微博当初更多的媒体属性,从起步开始就决定了新浪微博所具有的先天优势。而这个先天优势的来源就是新浪在中国互联网媒体中的公信力及影响力。这点在业内是公认的,新浪将这种优势延展到自己的微博中也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追随者们与之相比,单就这一点就已经在起步阶段落后了。另外就是在新浪微博推出之近半年多的时间中,那些所谓的追随者似乎对于微博这种形式还处在迟疑和观望之中,待等到跟风之时,新浪微博已经进入到用户规模飞速增长的阶段。尽管目前看起来,好像新浪微博有不少的对手,但从用户对于微博品牌认知度、微博的信息数量和质量、乃至微博的功能上,都已经形成了内在的差距。
两个”先”的优势让新浪微博在中国活跃用户数/浏览时长上处于时长领先地位
除了两个“先”外,新浪微博在发展模式上也是独辟蹊径。即Twitter+Facebook的混合模式。按照业内的说法是,以 Twitter之名,行Facebook 之实。例如相比Twitter增加了更多的媒体和社区功能。就社交性而言,新浪微博现支持广播、一对多(群服务)和一对一(私信)服务。就媒体性而言,新浪微博拥有每日新闻、访谈和直播等。此外,与Twitter 相比新浪微博通过方便用户转贴、评论和图片上传,大幅提升了用户的交互性。其实从这里已经可以隐约看到Facebook的影子。其实新浪微博这种混合发展模式相当聪明。以Twitter的形式免去了与中国互联网市场已有的类似Facebook的人人网和开心网的形式上的直面竞争,又在对手不知不觉中增添着功能,而事实证明,新浪微博的这种策略相当成功,据统计,自新浪微博推出后,上述网站的流量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新浪微博的混合模式冲击了中国传统的SNS网络
从Facebook和Twitter的迅速发展和规模的壮大中,开放,尤其是向第三方开放自己的平台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新浪微博也是如法炮制,并率先推进开放平台。一方面,用户可以在微博平台上共享第三方内容。另一方面,新浪积极向第三方厂商开放API。开放平台战略弥合了新浪在产品研发方面的一些劣势,并在短期内建立起领先优势。实际上,通过开放,新浪微博希望建立起一个自己的微博产业链。按照曹国伟的话说就是类似苹果打造一个非常强大的从供应链到开发者、用户之间非常强大的生态体系。看看今天的平果,之所以无人能敌,就在于其完整的产业链打造的生态系统令对手没有缝隙可钻,更重要的这个生态系统加大了竞争的门槛。
最后就是盈利模式。对此,未来资产发布的《新浪微博研究报告》总结了新浪微博目前和未来可能出现的6种盈利模式。其实笔者认为,就互联网而言,无非就是那几种,只不过是那种更适于发挥你的优势而已。但就目前新浪微博的规模看,笔者认为,重心还是应该在如何扩大用户规模和功能的完善上。看国外的Facebook,虽然用户数已经达到6.5亿,但其CEO扎克伯格还是把精力用在如何用更多、更好的功能吸引和留住更多的用户上。道理很简单,有了规模,盈利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业内之所以看好Facebook的盈利前景及Facebook目前已经吸引了不少的客户,与其这一最核心的战略密不可分。这点上,新浪CEO曹国伟深知肚明。所以,近期其为新浪微博制定的发展战略依旧是不急于盈利,不盲目分拆,而是力求做大。显然这符合社交网络的发展规律。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新浪CEO曹国伟入选美国《时代》杂志2011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100强,证明新浪微博的发展模式已经得到业内的高度认可,并且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留下期待的只是,在未来若干年内,新浪微博能否改写当今中国互联网的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