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下,双汇公司的瘦肉精事件尚未平息。我国明文规定,生猪喂养是不允许添加瘦肉精的;实际的该行业真相则是另一回事了。中国以往别的生猪养殖者是否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呢?五、六年前,我在自己的履职区域一位与养猪业有重要关联的人士口中听到:现在养猪不用瘦肉精可以说没有,差别只是添加量的多少。由此我是相信,喂猪添加瘦肉精在中国大陆是普遍现象。个人的实际生活经验同样表明了这一点。现在一般菜场买到的猪肉,肉既不容易烧烂,还有一股难闻的臊气。而纯粹以天然饲料喂养的猪,不仅猪肉一烧就烂,而且肉香自然浓烈。
前几天看到别人的一篇文章,讲到美国是允许生猪饲养添加瘦肉精的。文章大意是说,美国的管理思路是:如果一种成分没有已知的好处,那么对它的否决不需要罪证确实;如果有明确的好处,就找出它的安全用量。饲料中添加瘦肉精后,能减少猪肉的脂肪,增加瘦肉,由此美国人认为有好处。美国允许生猪喂养中添加瘦肉精,就属于后者。
原先我是不知道美国允许生猪喂养添加瘦肉精的。去年去美国探亲时,吃了几次猪肉烧的菜,却感到猪肉不烂、味道也不好,与家人闲谈中我就说,恐怕美国的猪也有瘦肉精——由此看来,这样从实际生活经验作出判断还是重要的。
生猪喂养添加瘦肉精究竟好不好呢?据介绍,美国为判定可否允许添加瘦肉精,作了大量试验。看起来似乎挺科学的。但我以为,在这件事情上,美国人的思路本身就有重大缺陷,即是说,有重要的非科学成分。因为从介绍的美国人的试验和检测方法讲,至多证明在设定的有限的指标范围内,未发现人吃了相对有限含量的瘦肉精,会给人造成明显的不良后果。
而从完全以天然饲料喂养的猪,与添加了瘦肉精后猪肉的烹调和食用对比中,无疑早已可以得出结论:前者远远优异于后者。现今中国大陆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宁肯以显著高价接受品质有保证的纯天然饲料喂养的猪,同样是十分重要的事实证据。这就证明了,迄今为止,美国和其他一些允许生猪喂养添加瘦肉精的国家,他们现行的实验和检测方法,存在着非科学的、重大的缺陷。
那么为什么如此呢?这是因为,这一类的验证方法,性质上属于:“技术上是否可行?”这样的应用性研究。大致可以归入同一类型的,如对拟上市的新药的审核。这与各门应用性科学的研究,也有根本性差别。
对于某种药品、某种添加物是否许可,以及允许使用量,由社会的职能管理机构颁行,只代表了当时的技术状况和认识水平。所以,如果后来发现某种添加物、某种药品会造成不容忽视的致害后果时,社会就会作出禁止使用或更严格的限制性规定。典型的例子如,后患很大的一些化学农药的淘汰。
人对技术性事物的认识,不可避免地有各种局限性。一方面,社会不能因为这样的局限性而畏缩不前;另一方面,持谨慎态度、留有余地是十分重要的。后一方面问题,转基因食品就是典型例子。而且无论从正面意义上还是从负面意义上,转基因食品都是重大事项。无论是基础科学还是应用性技术,现今人对转基因相关方面的认知,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成分。把这一类有很大局限的阶段性应用类结论,拔高为科学原理,或拔高为确定无疑的技术结论,只能证明倡言者实际正缺少基本的科学素养。
面对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建立在扎实不懈努力基础上的勇于创新无疑是极重要的,可以说是第一位的。但是,为了追时髦,一锤子买卖式将企业整体生产或某方面社会生活,不计后果地选择还不怎么成熟的新技术,极有可能适得其反。
回过头来再讲生猪饲养。前段时间,从湖南教育频道“放眼天下”栏目看到西欧某国(西班牙?),其精心饲养的生猪,不仅名副其实只喂养天然有机饲料,而且更加苛刻地是以橡树果为专门饲料。为保持其纯正性,该行业有专门的监管人员进行检查。以这样的生猪为原料的火腿制作,工艺极考究,制成可售火腿的周期也很长。不言而喻,火腿价格异常高昂。
与美国相比,欧洲一些国家大约相对较守旧,一定程度上或者也可算保守。现今中国,追时髦之风在不少方面恐怕连美国人也自叹不如,却往往与真正的创新无关。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不少长期历经艰辛,包含着他人难以企及的传统工艺技术的品牌的消失,也就不难理解了。声誊颇高的金华火腿,前几年就曾闹过“敌敌畏火腿”风波。从当时的相关报道看,虽然事件起因是个别生产条件低劣的小企业所为,结果是造成了较大负面影响的。这一类代表优异传统工艺品牌的久远保持,不仅直接依赖于当事企业,实际上还与全社会的集体意识密切相关。优秀传统工艺的传人的延续是如此,社会的行业监督、法律保护、良性的社会氛围的培养生成同样如此。
2011-3-26
瘦肉精事件反思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