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散则民聚,财聚则民散”


    最近阅读了盛洪老师的一篇博文:“财散则民聚,财聚则民散”,

   在文中他指出:如果一个政治集团只想利用公权力聚敛财富,人心就会疏离,民众就会逐渐不认同这个政治集团;而如果它同民众共享社会的财富,人心就会聚拢,这个政治集团的统治才有真正的基础。看过此文,感觉很有趣,也很在理,所以想想写些感受。

   同时在文中他以国进民退为例子,指出国有占据很大的身份优势,在土地,租金,自然资源等方面获得了许多便利,并且正是因为获得这些便利,加之垄断,表明上看国企利润丰厚,但实际上去掉这些红利后,国有企业经营效益很低,甚至亏损,在这一点上我非常支持。在我看来,在这样的环境里政府投资,经营的效率是非常低的,除非特别原因,否则就应该让给市场,其实最重要的是整个社会分配问题,也就是到底是财聚还是财散的问题。目前来看财富的绝对值都在增加,但在比例上依然失衡,实际上财还是在散的,现在市场经济是强化自身利益的,这样财富有悬殊,而且多是由一些特殊因素造成的,人总是喜欢和别人做比的,长期就会积累很大的矛盾,更有甚者不仅支持国有企业获得丰厚利润,从自身来看也在强化税收征管,去年税收超6万亿,占GDP的比例为20%,加上费,罚没款等非税收入,税收的比例高达30%,实际上政府税收除了开工资外,就是不停的搞投资,搞建设,其实不仅是大型的政府投资需要考虑效率,就是小的投资和其它开支也要精简节约,比如公车,用餐,住宿等,又比如一些城市道路,一些机关的外部内部装饰在短短的时间里不断的翻新,难道就为了增加GDP吗?实际上不说把把税收分配到百姓以还富于民了,至少税率是否可以降一些,政府支出的项目能否少一些,标准低一些,也就是说通过很低的税负来为民众创造宽松的环境,同时低税收也利于机关转变工作作风,做到精简节约,其实财散民聚,财聚民散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它反映了执政的思想和理念,更为重要的是体现执政勇气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