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找工作,先打破迷思
张怡筠
又到了一年一度拍毕业照的季节。
在艳阳下跟穿毕业服的学生们合影,看着眼前一张张戴着学士帽的年轻脸庞,我在心
中暗忖着,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又将送出一批社会新人。
向大家道贺,即将展开工作生涯,的确是件令人兴奋的事。我随口问了一句:“准备
好上路了吗?”
唧唧喳喳的人群霎时安静了下来。
之后有人接了口:“不知道耶,到底怎么样才是做好准备了呢?真的很害怕,万一一
进社会,就死得很难看怎么办?”
面对着学生们的这份惶恐,我不禁想起前阵子,一位企业界主管跟我聊起任用无经验
的社会新人的感想:“别说他们会担心不适应,我们公司才更害怕呢,用错人麻烦就大喽。”
看来找工作的确就像找伴侣,员工与雇主双方都得相互适应,才可能让大伙儿都乐在
工作,并共创利益。
而凡事起头难,对于刚从校园转换至职场跑道的社会新人而言,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
将会是决定起跑是否顺利、能否适应成功的关键因素。
你的工作态度正确吗?
什么样的工作心态才是正确的呢?
你是否已调整出合适的就业态度了?
先一起来测验一下你目前的工作态度吧!
❶ 同意( )不同意( )我心目中的理想工作,不能枯燥单调,要让自己觉得有趣
而一直乐此不疲。
❷ 同意( )不同意( )我觉得能在轻松无压力的环境中做事,才是最理想的工作。
❸ 同意( )不同意( )理想的工作态度是恪尽己责,把自己本分的工作做好。
❹ 同意( )不同意( )进入职场后,如果一开始就觉得自己所学无法完全发挥,
就表示这份工作不适合自己,应赶快换跑道。
如何?你的答案中,有几个“同意”呢?
如果你觉得这些叙述完全说中了自己的心声,真是心有戚戚焉的话,那可就麻烦了。
因为这表示,你很可能也有着常见的“工作迷思”,而容易在职场上适应不良。
✿ 工作迷思一:理想的工作,应该是一直有趣而富变化,才能让人乐在其中。
✿ 工作真相一:天底下没有任何工作的本质,是一直多变有趣的;让工作维持令人
乐此不疲的秘诀,在于自己有能力去觉得工作有意义。
许多人一直在追寻一份变化多端的工作,认为唯有如此,才能让自己保持兴致勃勃,
因而一旦感觉工作内容成了例行公事,就急急地换工作,以便找回新鲜感。
这个“给我有趣,否则免谈”的想法乍听起来颇有道理,毕竟谁会想在工作上无聊至
死呢。然而,事情的真相是,一旦日子久了,“多变”本身也会成为不变的常态。我就听
过在公关公司上班的朋友如是说:“别人都羡慕我的工作变化多端,事实上,每天奔波跟
不同的人打交道,就是这工作一成不变的例行公事!”
所以老实说,基本上每个工作都是例行公事。
就连总统的工作都不例外,每天握手开会、日理万机,可不是日复一日、大同小异吗?
所以如果你还在忙着找一份多变有趣的工作,那恐怕就会大失所望了。
心理学家发现,唯有我们对这些例行公事赋予深层的意义(例如:我在帮助大家解决
困扰),才有能耐在工作中不断创造出新的变化(新的人际关系,新的做事方法等),而
这也才是让自己热忱不灭的真正秘诀。
✿ 工作迷思二:轻松无压力,才是理想的工作环境。
✿ 工作真相二:工作压力是无法避免的,而且有助于学习成长。
只要你想在工作上出人头地,就一定会感受到些许的压力。管理上的研究发现,过多
或过少的压力,都有损工作表现,而在适当的压力状态下,则能激发出工作者的潜能,造
就最佳的工作表现(想想,如果没考试的话,你会学习得如此扎实吗)。
所以,请放弃找寻“无压”工作之念头,而当务之急则是要培养抗压力,让自己在面
对工作挑战时,能愈压愈有力。
✿ 工作迷思三:只要把自己本分的工作做好即可。
✿ 工作真相三:做人比做事难,理想的工作者重视团队合作,要培养自己成为team
player(团队伙伴)。
如果打算进了公司,就独自埋首苦干,只要尽心做好份内事即可,那恐怕就难逃“怎
么会这样”的挫折感之魔掌。事实上,请你得有心理准备,职场中最难搞定的是人,不是
事。所以培养良好的人际技巧及团队精神,是在职场中成功的必修学分。
✿ 工作迷思四:一开始工作,就感到所学无法完全发挥,表示这工作不适合自己。
✿ 工作真相四:进入职场后,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学习,因此一开始,耐心及毅力很
是重要。
许多人抱怨公司大材小用,自己有着高学历,一上班却总是做些琐事,于是往往做个
三两天就想离职。然而一开始,公司与你都需要相互摸索适应,找出最好的合作模式,所
以千万别沉不住气。更何况,聪明的人哪儿都能学习,即便是做些琐事,也能把握机会充
实能力(例如帮主管复印,正好可以看看企划案该怎么写,这不就学到了吗)。
只要打破这些工作迷思,身为社会新人的你就已做好了心理准备,去冲刺崭新的职业
生涯跑道。
*此文节选自《工作其实很简单》(作者:张怡筠;河北教育出版社);
相关阅读:
2011张博士情商成长课程最新课程信息
2011《越压,越有力!》课程最新课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