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加息越买房
文/杨光华
通胀猛如虎,加息好比给货币老虎多喂块肉,让它乖乖趴在笼子里;在逻辑上讲,只要加息足够,再凶的货币老虎也会趴下。
4月5日晚间,央行再度加息。记得很多次加息都是发生在夜间。上一次是在正月初六晚间,第二天是老百姓春节后第一天上班。这一次是在清明假期的最后一天。有大胆的猜测,下一次加息预计在5月7日晚间,也是五一长假的最后一天晚上。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夏斌表示,今年年内中国极有可能运用加息手段,使实际利率达到“正”水平。前两个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维持在近5%高位,通胀压力沉重。当前中国负利率水平过高,同时基于物价压力、中东北非局势动荡、日本地震等因素,加息压力较大。
由此,可以预见的是,今年加息通道已经打开。
5日晚,任志强在其微博里表示,“每次在CPI数据公布之前,央行的加息行为都告诉社会,CPI上涨幅度超预期的控制目标了。这次也没例外”。
著名经济学家谢百三表示,央行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主要是由于预计3月份CPI将在5%以上。而通胀是央行天敌,所以必然将采取加息和上调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进行调控。
谢百三认为,此次央行加息对于股市和房市都有一定打压作用。但由于加息后仍是负利率,房地产又无法投资,30万亿居民存款实在无处可去。资本市场仍将是资金的主要去向。
在当晚的新浪网络调查中,46.5%的网民认为二次加息后房价会下跌。53.8%的网民会因其影响购房计划。
很多人认为,加息增加了买房负担,不是买房时机。而我认为,恰好相反,每次加息,并非刻意针对的房地产市场。越是加息,越是说明通胀加重,只能买房抵御通胀。这里不是鼓吹买房,而是在通胀加重的背景下,不买房钱往哪里投?一个老股民告诉我,现在炒股比炒房赚钱。的确如此,但普通市民中,又有多少人懂股票。当前,楼市焦灼,买卖双方都在观望。正如巴菲特而言,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一位朋友看到我的观点后很生气,说我在迎合开发商。她说,现在没钱人都买不起房,有钱人想买房都没有资格。我告诉她,如果政策一旦放松,这些有钱人一定会将房价再次炒高,到时候再后悔就没用了。
加息打击最大的是已购房者,每月要多掏些贷款利息。而对准备购房者来说,他们对加息不太敏感。据测算,以50万元房贷20年期限为例,去年10月19日加息前的利率为5.94%,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下的月供为3564.8元;4月5日加息后的利率为6.8%,月供增至3816.7元。仅仅5个月时间,购房者每月就需多付251.9元。
同样以50万元、20年贷款为例,等额本息需要市民支付利息416000.7元,等额本金则只需付346466.1元,两项相差近7万元,如果市民提前还款则省下更多。
按照最近各地的房价涨幅控制目标,基本上房价增幅保持在10%以内。100万的房子,按照总房价10%的增幅,10万元的财富收益,与加息的费用,则是九牛一毛。
也有人问,加息为什么不一次加完,而像挤牙膏一样慢慢加?
有一个“温水煮青蛙”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一开始就是滚烫的开水,青蛙的本能反应就是马上跳出来。现在这种“煮青蛙”效应也在楼市里练得炉火纯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