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实打造石唯玉 雨花石散发光芒


10月的南京,秋风瑟瑟。周日,大学校园里的学生开始安排自己丰富的课外生活。陈实则在这时放下手中的工作,以学生的身份走进南京大学的校园。和他一起上创意设计研究生课程的同学大多事业有成,做玉器的,做珠宝的,做媒体的,涉及各个行业。

“石唯玉”的成长速度很快,这和陈实的行事风格有关。2005年,陈实从国外读完商业管理硕士回来,就进了西门子中国公司当总裁助理,而后又到外贸公司做礼品外销。三年时间,他根据自己的需要不停变换角色,每走一步都在有效缩短与目标之间的距离。

寻一块“璞玉”

找一个好的项目,难度绝不亚于发掘一块璞玉,说是凭运气,靠的还是眼力。

2008年,陈实和朋友到雨花石之乡六合游玩。门口堆放着雨花石的农家零散地分布在公路两旁。清晨的阳光温暖惬意,但照在成堆的雨花石上,并没有折射出想象中的迷人光晕。深入了解后陈实才弄明白,同是雨花石,从被水洗去蒙尘的那一刻起,价值才能体现。可遇不可求的风景石价格动辄上万元,大量的鹅卵石则会论斤贱卖。而这中间还有一些表面上看没有明显观赏价值,质地却是玉石质和玛瑙质的石头。经打磨后出售,一块能卖几十元。

陈实当即花20元买下一块,送到一位熟识的玉雕师傅手上。这块外表普通的石头剖开后,质地晶莹剔透,雕刻师把略显粗糙的表皮设计成玉米的外皮,晶莹的石头雕成玉米粒。正是这一枚“玉米”,播下了“石唯玉”雨花石俏色雕的种子。

陈实将“玉米”的照片发到网上,没多久,南京一名雨花石资深藏家找到他,以1000多元的价格买下。多年的积累似乎都在等待缘分到来的时刻——陈实立刻感觉到,他要做的,就是发掘这部分雨花石的附加值。

怀揣着100万元的启动资金,憧憬着打造雨花石世界品牌的梦想。半年后,27岁的陈实注册了“石唯玉”品牌,完成了从打工者到创业者的转身,但这一转开始得并不华丽。

刚创业时,陈实全靠自己一人打拼。因为有些礼品渠道,陈实决定先把雨花石作为礼品。他到六合挑选原石,自己设计,找工匠把想法做出来,再找店面装修。然后从包装、策划到品牌宣传都亲力亲为。

很快第一批产品就上市了,但收获和付出却完全不成比例。没有学过设计的陈实,仅凭着天马行空的思维和热情做出的包装显得很粗糙,雕件也毫无精美可言。“和我的想象相差太远,有40%的产品都卖不出去。”说起那时的情况,陈实还有些心有余悸。

眼看着前期上百万的投入变成一堆不被看好的石头,一向充满希望的陈实也迷茫了。所幸,虽身处低谷,他骨子里的热血还在:“我天生就爱折腾”。

有品质才有底气

陈实是80后,却积累了一些忘年交,其中有做翡翠的生意人,玩玉的资深玩家。和他们交流让陈实坚信雨花石雕充满前景。他从家里借了第二笔创业资金。这一次,他不再单打独斗,而是聘请了一位平面设计师和一位朋友帮忙,主要负责策划、logo设计、品牌定位。

好的雨花石是雕刻的基础,选料十分讲究。无论多忙,陈实都坚持亲自选料。两年来,他每周起码要在南京和六合之间来回两次。即便如此,挑回的石头能用以雕刻的也就20%左右,剩下的,会以比购入价低得多的价格售出。

选好料,雕刻上也不容忽视。做雕刻,广东的大师比较多,但以加工翡翠为主。比起翡翠,雨花石的韧性要差一些,雕起来也格外费力。为了找到好的雕刻师,陈实一家一家问。

终于有几个师傅愿意和陈实合作,为了做出好产品,陈实会先根据雨花石的形状、颜色等自然条件,让设计师做好设计,再画好详细的图纸,和石头一对一地封好,雕刻师傅只需要照做就行。就这样,一批雨花石经过雕刻、抛光,被加工成了五六百件大小不一的成品。比起第一批,无论是题材还是雕工都有了质的飞跃。

2009年2月,南京国展中心即将举办一场外贸转内销的展览会。陈实毫不犹豫地花2万元租了两个柜面。“我把在广州加工好的五六百件产品都带去了,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3天时间,销售额达到6万元。”这一战,让陈实信心倍增。

除了在广东批量生产的雕件,遇到成色好的石头,陈实还会邀请省级以上的玉雕大师将其打造成高端的藏品。有一次,陈实拿到了一块成色极好的石头,色泽透亮,花纹旖旎。为了使其得到最好的发挥,陈实亲自将石头送到扬州,找到玉雕国大师薛春梅,希望大师的再创作能赋予这块石头更灵动的生命。薛春梅当时很忙,但看过那块雨花石后,就被它自然天成的光彩打动,立即答应了陈实的邀请。请大师创作,陈实从不给意见,全让大师根据颜色自行发挥。出来的产品,常常都能给他惊喜。即便是标价过万元,也能很快遇到识货之人。

跌倒、爬起、再向上攀爬,陈实愈加明白,产品好,才有站稳的底气。

选址也是一门艺术

“石唯玉”的第一间店开在南京著名的景区,而今,最挣钱的店也在旅游景区。“旅游产品不被人看好,说几块钱一把雨花石都做‘滥’了,人家怎么肯花上千元?”陈实则深信:“人们之所以不愿意花大价钱买旅游商品,是因为他们没有遇到真正心动的那一款。”

2009年9月,陈实又在金鹰商场设了专柜。雕件的价格从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一个月下来,营业额也有个十万元左右,但除去商场35%提成,再扣去成本,基本只能做到收支平衡。这一点,陈实并不在乎,他坚持认为,在高档商场开设专柜直接面对高端人群,对品牌的提升大有帮助。

而今年3月才开设的总统府店,是目前“石唯玉”最主力的销售终端,一个月的营业额能保持在30万元以上。而且店里经常遇到豪客,一来就买下数件上千元的雕件。在总统府店刚开业时,一位台湾客人看上了一块价值14000元的雕件,当即决定买下,不巧的是店里的刷卡终端还没完善。等他取好现金过来,雕件已经被买走。台湾客人有些失落,他联系到陈实,希望出高价定制一块一模一样的。但这个要求,陈实保证不了,因为这个世界根本找不出两块相同的雨花石。

好的雨花石雕件,陈实自己也喜欢。遇到十分心仪的,陈实会毫不犹豫地贴上“非卖”的标签,然后放到“石唯玉”的雨花石艺术馆里只供展览。如今艺术馆的规模很小,临街的门面展示一些极品的石头,楼上就是陈实的办公室。

陈实正在筹划着明年在文化产业园找一栋独立的小楼房,将艺术馆和办公点一起搬过去,整理出整个雨花石的产业系统。到时候在艺术馆里将原石、打磨、雕刻等一系列工序,形成一个活态的展览。让更多的潜在客户,先对雨花石俏色雕有一个了解,以后提到雨花石就能和“石唯玉”联系在一起。

而说到长期的打算,陈实毫不犹豫地说:“做南京的施华洛世奇”。这个想法乍听来,有些像大话。但是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找对了方向,站住了脚,向更高台阶迈进的过程已经小有所获。至少说明他已经有了不错的开局和良好的势头,这都让人看到希望。

创业指南:

1.做工艺行业,工艺始终是品牌的根基。就像陈实,他和大多先有工艺再开拓市场的手工从业者不同,是先选好项目再深入了解。这样的反向思维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他很快看清楚了市场,而另一方面因为没有技术他很快就亏掉了第一个100万。

2.包装是一个品牌给消费者的最初印象,要特别重视。刚创业时为了推广,陈实自己买了单反学拍照。没有摄影基础,就针对性地买一些静物摄影的教材,边拍边学。创业前期的困难时常超出人的想象,但解决的办法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做。

3.店面选址要特别慎重。需要根据产品的定位来权衡,“石唯玉”定位高端,为了好的口碑和品牌效应,即便不赚钱也要把门店开进高档商场。但这一种做法并不是每一种产品都适合。

4.无论是创业者还是经营者,都要善于学习,扩大视野。在陈实的身上,能清晰地看到一种不怕折腾不断进取的精神。正如他自己所言,如今因为他还不够强大,很多时候不得不向客户妥协。等到他真正强大的那一天,他就可以坚持自己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