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只要对社会风气进行评论,一个词就会脱口而出:浮躁!
如果是对年轻的80、90代进行整体性评价,还是一个词:浮躁!标准的用语是:“嗨!现在的年轻人呀,浮躁”
听了这个词,我挺关注的,一方面自己从青年时代走过,二是,自己公司的员工也都非常年轻!而且青年永远是中国的希望。浮躁毕竟不是一个褒义词呀!
究竟何谓浮躁?
一般而言,指人的行为不顾长远,只顾眼前,往往也指做事不计后果。
如果用这样的定义来看待目前很多人的行为,确实有不少人有这样的问题,包括我们自己。谁敢说他或她的行为中没有一丝浮躁呢?
关键是这种所谓的社会浮躁是如何产生的呢?
常见的社会浮躁现象1:很多人说,现在的年轻人刚参加工作就要买房,搞得全家集资买房,先租房以后再说呗!问题是:假如现在不买房,谁敢保证他或她将来能够买得起房?如果现在买不起,他或她有没有预期能够在未来5年内买到房子,因为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房价的涨幅远远超过了任何人的预期。
常见的社会浮躁现象2:很多人说,现在的年轻人做事不踏实,不能将事情做到位,远远不如50-60后专心。问题是:现在的50-60后,们都做事踏实吗?身居要位的官员主要是50-60后,其中究竟谁踏实谁不踏实,一宗有一宗的案件中,这些人是主角。如果有这样的“标杆”,谁还踏实?再看看大学校园中,谁在踏踏实实教书,谁在不踏踏实实的干“私活”,有这样的教师,学生怎么能够踏实。
每一个年龄长一点的人都应该是年轻人的标杆!当我们再指责别人浮躁的时候,一定要自问:我浮躁吗?
一个单位中,如果50-60后的人失去了活力和精神,就不要再想你办公室的年轻人有活力和精神了!
一个公司里,如果上司浮躁,一定会造成下属的浮躁!
甚至有人说,上世纪80-90年代就不浮躁,那是因为思想解放的程度还不够,单位什么都管你了,还有啥浮躁的!?
突然之间,我们发现,哪个社会阶段都有哪个社会阶段的浮躁现象:
1950年代:浮躁于大炼钢铁,40后们的浮躁多可爱!
1960年代:浮躁于串连武斗,50后们的浮躁多可怕!
1970年代:浮躁于批斗反潮,50-60后们的浮躁多迷茫!
1980年代,浮躁于形而上学,60-70后们的浮躁多高尚!
1990年代,浮躁于倒买倒卖,60-70后们的浮躁多先锋!
2000以后,浮躁……
浮躁,是一种社会现象,有其深层的社会动因,不能轻易的扣到哪个年龄段的人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