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乐会》的评论
朱秀海的《音乐会》通过东北抗日联军朝鲜族女战士金英子的叙述,回忆了当年抗日联军在共产党领导下浴血战斗,惨遭围剿,前仆后继,不怕牺牲,坚持到最后胜利的英勇过程。由于作者从女主角的独特视野和极其细腻的内心感受去描写战争,并且夹杂着对主人公富于音乐禀赋而常常幻听的“音乐会”的渲染,把战争的惨烈、音乐的美妙和大自然的雄奇穿插起来,以散文式的抒情笔墨使整个叙事充满奇特的色彩,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也有力地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兽性罪恶,歌颂了革命人民善良人性的光辉。小说对战争与死亡的残酷程度的真实刻画,是以往我国战争题材作品还没有过的。
朱秀海的《音乐会》虽然故事性更强,情节更有张力,于文体而言,它也属于通过主人公的眼睛和心灵的感受,特别是主人公对自然界和对音乐的敏锐感受,展开长篇大段大段的抒情式描写,而且穿插作者对主人公进行一次又一次访问的感受,这样也就使他的小说文体成为一种新创。
――张炯:《攀向高峰的艰难——评世纪之交长篇小说高潮与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朱秀海的《音乐会》为抗战题材文艺作品开出了新生面。作者对战争题材有过长期而深入的思考和持续不断的创作实践,积累了相当多的思想材料。战场的惨烈无状,战地的心理意态,战争对人性的摧残,战斗对人物的锻造,诸如此类战时才有的情景被作者精细地展示出来。他把日寇和狼群捉置一处,堪称神来之笔;他使战争和音乐叠加推挽,可谓巧思妙运。如此种种,展示出新一代军旅作家的艺术素养已大大超越前辈同行。
――陆文虎《回归英雄传奇——军旅长篇小说创作的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