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阅读:海马郑州很独立,集团战略需清晰
编辑:汽车自修室
当日优秀文章:
《超载是司机为高昂过路费和油价所迫》人民网 萧然
《油箱的秘密》贾新光
读后感一:海马郑州很独立,集团战略需清晰
从品牌到销售,海马郑州都呈现越来越强烈的独立意识。这不仅打破了原先的战略部署,如就渠道而言,海马汽车销售部部长李伟胜等一直强调合网,而海马郑州则强调分网。为了避免内耗,或藩镇割据,海马集团需要一个更加清晰的统一战略。
l 南方都市报作者:梁静晶 近日,记者从海马集团获悉,该集团计划总投资30亿元的郑州生产基地第三工厂将于明年年底投入使用。海马集团表示,海口基地生产的乘用车、郑州基地生产的乘用车和商用车将采取独立3个网络来销售。海马郑州销售公司总经理欧永富介绍,将按照不同基地的产品铺设相对独立的网络,郑州基地生产车型将不会在海口生产车型的网络内销售,而郑州基地生产乘用车和商用车也将采取分网销售,未来将形成3网并行的网络布局。
l 扬子晚报 欧永富说,对于海马郑州基地而言,首先以“两微”起步,也就是从微客和微轿起步,未来还将推出A级车和MPV车型,“十二五”末期,海马郑州将形成70万辆的规模,届时与海口基地形成100万辆的储备。
l 海马汽车 2011年上海车展,海马郑州总经理孙忠春:“‘技术海马,绿色未来’——‘两翼’给力郑州基地腾飞”的主题讲话。
l 2008年 海马汽车销售部部长李伟胜做客腾讯访谈间接受专访:销售网络不搞分网模式。
l 2010年 广州车展 海马汽车销售部部长李伟胜:海马明确提出不分网,我们要健康成长。
l 2010年 海马汽车销售公司销售部企划科科长 蒋志春 我们区别于其他合资或者自主品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海马坚持的是不分网。在同一品牌之下我们不分网,不分网的原则是服务,我们的经销商能够对于客户的服务产生更多保障,来自于他们的盈利需求的保障。如果我们经销商不能产生盈利的话,他对的客户的服务是不可能产生高质量的。既保证我们经销商的利益,更多的深层次的是满足我们客户的服务的保障。
l 杭州海通销售服务店 主营品牌系列:普力马、海马3、海福星、欢动、丘比特、王子
读后感二:强化研发,零部件车企更需战略升级
l 中国经营报 作者:周树远 中国本土零部件的处境绝对可以用“惨淡”来形容。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目前只占销售收入的1.4%左右,远远低于跨国公司平均5%的水平。即使是排名第一的中国零部件企业,与世界前百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相比,销售差距也在10倍以上。此外,外资企业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上已经占有6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轿车零部件市场,外资企业的市场份额接近80%;而在汽车电子、发动机零部件以及新能源车关键零部件等高技术含量领域,其市场份额更是高达90%。
l 中国经营报作者:周树远 据统计,国外零部件工业的平均投资额为整车企业的1.2倍-1.5倍,而我国目前的状况是低于0.3倍;我国零部件企业研发人员占总职工比例为2.5%,跨国公司则在10%以上。
读后感三:官逼民“反”,卡车超载实属无奈之举
人民网 萧然 前一段,有媒体做过一次体验式采访,记者随机跟一辆物流大货车从成都到北京,结果发现,车主辛辛苦苦跑了37小时,不仅没有赚钱反而赔了钱。据记者给车主算账,这趟活拉了25吨家具(车辆荷载30吨,因此未超载),收运费10200元。行程当中花去油费6100元,交过路费4972元,被罚款500元,不包含司机吃喝住宿等费用,硬成本支出就11572元,净亏1372元。其中过路费已经占到总成本的将近一半。类似的体验不仅仅记者做过,有位全国人大代表在今年两会上也反映了相同的情况:由于过路费过高,从大同拉一车货到天津,不超载、无违规的前提下,净亏3200元。
读后感四:醉酒判刑应一视同仁,没酒不说话的政府官员更不应当逍遥法外
程远 酒后驾车之所以被“人神共讨”,是因为这些年人们为此付出了过于沉重的代价,那么多鲜活的生命。 我们看到,被查出酒后驾车的人,一个个要么装得很无辜,要么蛮横耍无赖,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明知“不可为”而怀着侥幸心理。都只是幻想未必就一定会被警察查出来。对这种人来说,不重罚他们就不会长记性。对这些人宽宏大量,就是对无辜受害者的残忍。
读后感五:警惕加油站的缺斤短两
贾新光 许多人加油的习惯是加多少钱的油,比如100元,200元等等,比较好付款,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发现到底加了多少升的油。2007年媒体报道,沈阳某加油站请到一位能人,可以改装加油机主板,虚增加油量。这个戏法露馅,是因为虚增了30%的加油量,被客户发现了。宿州石化的戏法恰恰也是虚增30%,看来老板太贪了,酒里的水兑多了,被人发现了。
读后感六:北京现代强化战略传播
网易汽车 作者:芬妮 北京现代日前新成立品牌传播部,将此前隶属于销售企划部的广告科、营销企划科、品牌战略科归入旗下,主管北京现代涉及产品战略的一系列活动、公关、广告等事务。原北京现代销售本部品牌战略总监郑明采将担任品牌传播部部长一职,向北京现代副总经理刘智丰汇报。
读后感七:节能政策不明确,市场易患“恐慌症”
撒布谣言,有唯恐天下不乱之嫌,默不作声,也难免有此罪。在节能补贴政策方面,政府应当明确具体的截止时间。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5月16日报道 去年6月,国家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推出“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之节能汽车推广政策。据悉,财政部拨付120亿元资金,计划补贴400万辆节能汽车,每辆车补贴3000元。而从2010年6月至2011年1月,共补贴了209万辆,资金却已经用掉一大半。节能车补6月或退市。
007周刊 随着2010年第四季度的到来,不少消费者开始担心3000元节能车补贴政策是否也会在2010年12月31日截止。为此,记者近日致电发布节能车补贴政策及相关车型的国家三部委,但却并没有获得明确的答复。国家财政部及国家发改委政府信息公开咨询的相关工作人员皆表示,目前并不清楚该政策的截止时间。
读后感八:乱世出英雄,2011年看谁成黑马
北京日报 作者:王刘芳 中汽协没有公布汽车行业的具体经营数据,但从汽车类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看,今年车企利润下滑已成普遍现象。其中,一汽夏利净利润0.51亿元,同比下滑75.66%,是跌得最惨的一个。一汽轿车利润4.56亿元,下降44.16%,降幅也十分明显。长安汽车(微博)也公告称,一季度利润为7.22亿元,同比下滑9.26%。对于利润下降的原因,各车企表示,有优惠政策取消导致的销量下滑,有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的成本增加,也有利率上调导致的财务成本增加。“在汽车市场高速增长时,所有的车企日子都很好过;当增速回归平稳,车企的盈利能力必然出现分化。”全国乘联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认为,事实上,那些盈利能力下降最明显的车企,主要是那些在产品档次、技术实力与品牌影响力上处于弱势的车企,在这样的时候脱颖而出的,才是真正有实力的车企。
读后感九:政府要自主,大众耍聪明
一汽大众所谓的自主品牌“开利”,怎么看都像个花瓶。政府要自主,大众耍聪明,恐怕日后难下台
新京报 记者尹蔚 在工信部最新新车目录上出现一款代号FV7002名为“开利”的纯电动车后,一汽大众上周正式表态,这就是一汽大众自主品牌首款车型。据悉,“开利”初期将通过城市电动车示范车队形式投入运行。不过对于这一看似有些突然的自主品牌,无论是一汽大众还是大众中国,对其后续产品规划和定位都没有具体表态。 作为大众在华推出的首个合资自主品牌,开利还有很多迷雾。对于目前已有合资车企推出的自主品牌是为主打低端市场,并基于现有合资旧平台开发的传统汽油车型,大众中国公关部一负责人表示,大众不一定遵循这样的思路。“现在谈开利未来的产品战略、动力形式、市场定位以及预期的市场规模,还为时太早,我们现在推出它的更多意义是一种自我能力的证明以及对政策要求的顺应。这一品牌今后怎么发展,尚无确定的东西”,该负责人表示。
读后感十:扩大利润,长城抢食零部件
第一财经 2008年9月20日,长城汽车动用1.95亿元收购长城桥业、长福、格瑞特、曼德、杰华、天球等6家企业各25%股权及保定斯玛特汽车配件50%股权。加上本已持有的股份,长城汽车共持有长城桥业、长福、格瑞特、曼德、斯玛特100%股权,拥有杰华和天球各50%股权。上述7家公司主要业务为设计、生产及销售汽车零部件。而在更早之前的2008年2月,长城用同样的方式斥资1.5亿元收购保定长城内燃机49%的股份,全资拥有这家企业。长城的这种全产业链模式与以"精益管理方式"享誉全球汽车行业的日系车企业颇为相似,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认为,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增强资本的联系,并不是一种必然,"欧美整车企业都在减少对零部件企业的控制,这已经是一种趋势。"
读后感十一:华晨自主越来越像第二个比亚迪
经济观察报 杨小林 北京报道 祁玉民试图通过尽可能地模糊华晨中华和宝马的品牌“界限”,以便中华品牌借机“上位”。他的设想将把华晨自主品牌汽车推向光明,还是前景更难预料的深渊?只有时间才能给出最终的答案。
注明:汽车自修室欲建汽车行业最大的“新闻写作选题库”,免费为行业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