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楼市调控加剧,房企资金流动性在年初依然吃紧。此时,有媒体称一度被叫停的房地产信托贷款业务去年底已经重启。对此,银监会迅速否认, 并称从未放松过监管政策和要求。
房地产信托难?
据媒体报道,一家来自河北的房企,为了让他们五证俱的别墅项目封顶而向信托公司融资,报出的了18%的“高利息”。报道指出,“如果在2010年上半年,这个项目能很快被包装成一个年收益10%的房地产信托产品推出,但此时此刻,面对18%,极少信托公司愿意接洽这单生意。”
2月23日,市场消息称平安信托与万通地产(5.62,-0.06,-1.06%)之间的信托协议实际上已经终止。这份始于去年11月份的协议有效期仅到今年3月1日,但这段时间双方并未开展任何一项实质性的信托业务。“就是一事一议性的合作框架,既然没有找到合适的项目,这份协议很自然就停止了。”万通地产相关人士表示,双方并没有对信托计划有争议或矛盾。
一些业内人士怀疑,这次万通与平安合作的夭折,是源于去年签约后,银监会就颁布了《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据传,《通知》出台之后,包括平安信托、中融信托在内的几家大型信托公司立即暂停了旗下的房地产信托业务,也直接导致与万通地产的这份合作胎死腹中。
房地产信托占比重
但是据了解,去年11月22日,平安信托还启动了睿石14号全功能房地产集合资金信托;今年1月11日,平安信托的国鑫1号房地产投资集合资金信托启动;随后直到2月15日,平安信托还先后启动了3个房地产信托产品。
另一方面,从公开信息可以统计了解到,今年截至2月24日,A股公司中公告信托融资的房地产企业已有6家,累计募资金额超过35亿元,其中,融资利率最高已达15%以上。
很显然,一些曾经暂停房地产信托的信托公司已经重新启动房地产信托业务。
据安信证券的统计,2011年1月份集合信托计划中,房地产信托的成立规模占全部信托成立规模的37%,成为占比最大的信托业务种类;而截至2月17日,处于推荐中的信托计划达26款,2月份投向房地产的信托计划已经达12款,占总款数近一半的比例,发行规模可能将超25亿元。
普益财富信托研究员陈朋真表示,平安信托与万通地产的信托合作资金规模并不大,“如果是因为收益率谈不拢而最终导致协议无果而终,并不令人奇怪,也绝非单个案例。”
政策从未叫停
仔细看去年年底的政策可以看出,房地产信托实际上从来没有被叫停过,也没有放松过监管,所有有关房地产信托政策的指向都是“规范”,银监会要求各信托公司立即进行业务合规性风险自查,逐笔分析业务的合规性和风险状况。这表明银监会对房地产信托业务的监管政策和要求未发生改变。
信息显示,2010年,信托业共发行了1921亿元的房地产信托项目,同比增长328%,房地产信托的发行规模占集合类信托规模的比重由2009年的34%提升至2010年的51%。去年4季度开始,房地产信托的发行的确在减少,但这种减少也是在正常范围内的调整。
用益信托工作室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0月房地产信托发行达到最高峰,发行数量为63个,披露发行规模168.51亿元,规模占比达到60.24%,此后开始回落。11月发行数量为61个,披露发行规模156.32亿元,规模占比降低到47.29%;12月发行数量为47个,披露发行规模为153.64亿元,规模占比继续降低为42.59%;今年1月发行数量为33个,披露发行规模为114.39亿元,规模占比达到37%;因为春节假期的因素,预计2月份发行数量和规模也不会很大。无论从发行数量、发行规模,还是从规模占比上看,首先是房地产信托从来没有停止;其次是环比上比较,从去年10月后房地产信托各项数据虽然开始下降,但在正常范围内,应该是市场因素的原因。
从同比上看,2010年1月房地产信托发行数量为32个,披露发行规模为92.55亿元,规模占比为52.98%,发行数量与规模都与今年1月接近,不同仅在于2011年房地产信托发行规模占比要大大小于2010年1月。“这应该是今年1月信托公司所发行的其他信托产品规模扩大的原因。”相关信托业人士这样认为。
海外房产投资基金看好商业地产
日前,知名房地产投资管理公司领盛投资发布2011年年度报告预计,得益于高速的经济发展,2011年亚太房地产市场于将继续提供广泛的投资机会,其中,中国商业地产价格或将迅速上升。
领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全球房地产投资管理公司仲量联行集团的成员,其中约450亿美元以私人和公共财产的股权投资。领盛投资管理活跃于房地产资本及运营市场,包括非上市及上市市场、债务及股票市场。
报告称,由于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不一致,将使欧元区、日本、英国和美国房地产市场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缓慢的过程才能回复平衡,加上资本市场的急剧变化,使2011年全球房地产投资者将会面对一个具挑战性的市场环境。
报告认为,得益于高速的经济增长,在中国、印度和巴西等主要发展中国家,以及受惠于这些发展中国家经济腾飞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商业房地产将会有较高的需求。
领盛投资管理全球策略师Jacques Gordon说,“只要利率保持低企,而房地产的利差能够保持在高水平,投资者可以通过拥有一个具周期性的资产类别取得丰厚的回报。
在新兴市场及澳洲、香港和新加坡等发达市场,投资者可通过出租或发展房地产项目赚取可观的回报。”
报告预计,中国商业地产的交易量和价格上升的情况将在2011年继续。“随着来自本地保险公司的新资金寻找高质量写字楼和零售物业的投资机会,中国商业物业的价格预计将迅速上升。”
报告认为,在中国,最佳的房地产投资机会来自中国二线城市的部分住宅发展项目,建议主要关注高质量的项目和有良好业绩纪录的发展商。由于长期需求强劲而流动资金激增,中国的本土核心投资者可考虑一线城市和发展较佳的二线城市的高质量写字楼和零售资产。
房地产信托贷款业务重启?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