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傻子:更像是一个过去的符号
顶着“中国最精明个体户”的帽子,做的却是中国“最蹩脚的企业家”,这是年广久居住地的父母官给他下的评语。
在年氏家族企业图谱中,“傻子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傻子瓜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金傻子大厦有限公司”、“ 傻子瓜子有限公司”、“广久食品有限公司”以及“傻子公司总公司”等众多招牌,表达的不是这个家族企业的规模,也不是集团化公司的架构,而是一个以“傻子”创始人年广久及其家族的复杂产权纠纷和家族内耗关联体。
傻子瓜子浓缩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民营企业家所走过的全部路程,重出江湖的年广久,至今仍然保持着30年前“商贩+作坊”的经营作风和高调做人的习惯——这是他成功的关键,同样也是他失败的诱由。
傻子瓜子,在企业竞争已从产品竞争进入智力竞争的今天,更像是一个过去的符号。
二、正林:市场不相信资本
做贸易出身的台湾商人林垦,在2008年被卷入一场股权之争中。以“正林”品牌在3年内席卷中国瓜子市场、提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正林瓜子”口号的兰州正林农垦有限公司董事长,却在一次“经过策划”的董事会上被撵下了董事长的交椅。
股权之争不过是压倒正林的最后一根稻草。早在2000年的“矿物油事件”爆发时,正林内部管理混乱等诸多问题已经清晰呈现在公众面前。
在中国炒货行业里,正林虽然也是“穷苦出身”,但他在第一笔贸易成功之后,就轻易得到来自台湾和兰州本地资本的投资,产品迅速从单一的黑瓜子发展到白瓜子、葵花子、海苔、牛肉干、榨菜、茶饮料等数十个产品门类和产品系列。
正林陆续推出的众多产品并未被市场所接受,企业战略的缺失、经营管理的缺位和管理层内部无休止的争斗,让正林离市场越来越远。
三、洽洽:嗑的是瓜子,吐出来的是文化
把“炒货”卖成“煮货”,一年10多亿的销售量,不仅是洽洽瓜子的创始人陈先宝的一次革命,更把洽洽推上炒货界龙头地位。是他让小锅慢炒的作坊式生产迅速跨越到工业化生产的现代企业运作模式。而为瓜子注入文化内涵,则是陈先宝让洽洽完全摆脱竞争对手模仿复制、有效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制胜宝典。
如果说在包装袋里放一张“文化卡”,是营销策略上的小技巧,那么,“快乐的味道”则为洽洽找到了精确的品牌定位和获得顾客高度认同的文化诉求。
“洽洽”嗑的是瓜子,吐出来的可都是文化。“洽洽”似乎已经坐稳了“瓜子一哥”的位置。
但危险的是,同城的真心瓜子和小刘瓜子紧追不舍,威胁着“洽洽”,但恰恰既没有对真心、小刘反击,也缺乏砺志进取的作为,同时又进入物流、印刷、房地产等众多和休闲食品“不搭界”的领域。
四、真心:爱,不甘心做替补
洽洽的市场是有空白的,而扮演替补者角色的正是真心瓜子。当洽洽提出“煮”的概念之后,真心紧随其后推出“不上火”系列;当洽洽因内蒙古连续阴雨而导致瓜子霉变时,真心及时打出品质牌;当洽洽把主要对象集中在北京、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时,真心却悄悄在东北市场布下了天罗地网;当洽洽把营销重心转移到大卖场时,真心却收拾起传统的批发和零售渠道;当洽洽在包装袋里放进“文化卡”时,真心却放进了“刮奖卡”和100%中奖率的“开箱有礼”;当洽洽把“快乐”当文化时,真心却提出富含亲情的“爱心”牌……
“死缠烂打”的真心,精心谋划着龙头老大替补者的角色和形象,这种策略让真心获得了仅次于洽洽的年度销售业绩。
与洽洽的“快乐”文化不同,真心瓜子的孙国升提出的是“爱在身边”的品牌诉求。爱,不可能甘心只做替补。
“瓜子壳”里的战略基因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来源于生命DNA组合之初0.01%的微小差别,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差别则来源于企业战略与战略实现能力之间匹配程度的微弱差异。在企业基因的概念和基因战略管理理论体系看来,任何一个企业的成败都和企业所选择的战略以及与战略匹配的企业能力有关。
1.年广久VS林垦:企业基因的第一要素是领导力
在傻子瓜子漫长的经营过程中,年广久的决策思维一直维持在商贩的层次和级别上,从“降价促销”的成功到“有奖销售”的惨败,无不体现出年广久商业经营的投机性,而在“商标转让”、“二子共享品牌经营权”和“收回商标所有权”等决策行为中,又充分体现出年广久封建家长式的作坊意识。
在正林的经营管理行为中,未能足够重视这几点:其一,在营销策略方面,正林过分依赖KA而忽视对传统渠道的经营,使得只有“一条腿”的正林把所有希望都押在春节这个节点上;其二,正林曲解了目标管理的精义,简单地以任务的形式下达各分公司的目标,自负盈亏的压力得不到应有的支撑,分公司业绩普遍下滑和相互推诿就可以理解;其三,正林在产品研发和品牌管理上也显得过于随意而粗放;其四,正林的内部股权和管理机制存在着重大隐患。
傻子瓜子东山再起的最大障碍在于年广久本人,正林重返巅峰的困难源自企业经营层的利益分配。尽管两者所有不同,但他们都必须意识到:不改变现有管理结构、领导方式、经营理念和战略思维,就无法改变企业的窘境。
领导力不仅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更是打造企业优质基因的第一要素。
2.孙国升VS陈先保:战略的成败取决于企业能力的匹配程度
从企业基因的动力结构来看,真心的发展动力也许要胜过洽洽的成长动力。因为,洽洽做着行业的领导者,也是行业探路人;而真心却不同,它可以追循洽洽的“尾灯”,稍加油门就可以追上甚至超越对手。
(1)洽洽的企业基因是——领先者战略模型
笔者建议洽洽,不妨在领先者战略的框架下,考虑以下两种企业基因的组合模式:
一是纵向一体化战略基因组合。洽洽近期一系列的举动,都在试图把自己引入一条产业价值链的煅造工程。这一战略需要规避的是,防止企业陷入传统的“一条龙”式经营模式。这一基因组合,需要洽洽构筑的企业能力包括“资源整合与利用能力”、“创新变异与适应能力”和维持价值链工程高效运营的“基础管理和运营能力”等。
二是品牌纵深发展战略基因组合。洽洽目前推出的系列产品中,已经有迹象表明它“同心多元化”和大品牌扩张的趋势和意图。在未来的发展中,“洽洽”的含义不应该只代表“瓜子”,它更应该代表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式、一种愉悦的生活态度,乃至一种社会主流的休闲意识。这一基因组合模式所需的企业能力包括:企业发展所必须的“知识转换与学习能力”、企业管理与品牌文化的“创新变异与适应能力”和企业破茧蝶变所需的“领导者能力”等。
(2)真心的企业基因是——稳定超越战略模型
真心应该暂时保持相对的稳健措施和明智的战略理性,保持现有“跟随者”的替补形象,稳固已取得的市场控制权,为未来超越对手、取代行业领导者地位打下牢固坚实的基础。
真心可以考虑在“稳定超越战略”的前提下,重点培养以下企业基因组合模型:
一是内部管理全面提升战略基因组合。真心现在的主要精力和资源应该大部分都还集中在市场营销和对客户资源的争抢上,这正是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共有的特征。谋求企业内部管理的全面提升,首先需要企业放下身段,耐得住寂寞。这一战略基因需要的企业能力组合重点在于:全面的“基础管理和运营能力”和领导者的变革决心以及“创新变异与适应能力”。
二是差异化战略基因组合。真心多年来的跟随策略让企业获得了事半功倍的实际利益,但却无法形成超越洽洽的核心竞争力。“爱在身边”的品牌内涵,不仅概念模糊,也无法明确形成忠实的细分客户和消费者的情绪诉求。所以,真心要迅速找准品牌定位,确定差异化战略,走出恰恰的“阴影”。这样,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构建方向才会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