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党报党刊和中央电视台,都对全国各地的保障性住房“扩容”闹剧做了曝光。
据悉,继湖南衡山县电力局、安徽电力等企业被曝出集资建别墅群后,央行苏州支行一个集资别墅项目近日也陷入舆论漩涡:该支行集资建的别墅,有员工嫌其“位置偏僻”而转售他人。几乎同时,新华社也曝出福建龙岩市经济适用房被某些公职人员“团购”,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占申购者比例近20%;山西省忻州市首例限价房项目成为当地干部福利房且被大肆高价倒卖牟利……
同志们,保障性住房是与商品性住房(简称商品房)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构成。
与商品房相比,保障性住房制度还很不完善,为此,我国已经提出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大家心知肚明,保障性住房是面向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上述的党政机关和央企国企明显是达官贵人,最起码是中高收入者。
就这样的中央到地方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突然之间,捣鼓出不和谐的音符,俨然成了“伤心工程”和“抹黑工程”。
我有个奇怪的幻觉,在系统制度尚未建立健全之前,保障房是否是“前腐后继”的温床?好几年前就叫停了的单位集资建房,是否会搭着保障性住房的末班车揩油一把呢?
更让我们难以置信的是,不少部门和机构竟然是“新国八条”楼市调控的当地执行者,“知法犯法”,难辞其咎也!
所以,多少年来的楼市调控一直也是“前赴后继”的变成“空调”,也就不足为怪了!
常言说得好,三分政策,七分执行啊!一旦全国各地执行不力或玩忽职守,楼市调控之大厦不溃败才奇了怪呢!
诚然,保障房的闹剧验证了楼市空调的悲剧,权益使之然也。
痛,百姓苦!悲,百姓苦!
呜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