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正在驶入结构转型、体制变革的深水区,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要实现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跨越,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崛起和振兴至关重要。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和工业崛起的标志,是一国制造业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所在,积极抢占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是发达国家谋求世界工业强国地位的战略重点。
据《上海证券报》的最新消息,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目前正在向各方面征求意见当中,待完善后再上报国务院,预计将于今年三季度出台。规划征求意见稿将高端装备制造业定位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并确定了五大重点领域,分别是航空航天、卫星应用、轨道交通、海洋工程装备和智能制造。
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15年高端装备的销售产值占装备制造业的比例将达20%以上;力争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使销售产值占装备制造业的比例达到30%以上;高端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将超过25%。
据经济研究和咨询公司IHS Global Insight最新报告显示,从制造业产值方面衡量,中国去年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达1.955万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为19.8%,而美国制造业产值为1.952万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为19.4%。
不过,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仍远低于美国,从制造业人均产值衡量,中国目前仅为美国的八分之一。这凸显出中国的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行业,而美国制造业主要集中在高附加值行业。“美国1150万制造业工人创造的价值与中国1亿制造业工人创造的价值相当。”
装备制造产业处于制造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具有技术知识密集、附加值高、成长性好、关联性强、带动性大等特点,占据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国家“十二五”规划把装备制造业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意味着未来国家将对装备制造业进一步予以政策扶持,装备制造业将成为我国未来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重要亮点。特别是在中国经济经历了“刘易斯拐点”以及面临“人口红利拐点”的背景下,劳动力成本普遍上升已势不可挡,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用机器代替人已成为必然的选择。
高端装备制造业对外技术依存度高和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中国制造业转型的绊脚石。通过加快信息化进程,用数字化设计仿真、试验测试、综合保障技术与服务支撑高端装备制造业从“制造”走向“创造”,改变制造业企业的发展模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业界共识。
令人欣喜的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优势正在逐步显现,高铁、工程机械、国防等行业的细分领域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海洋工程、航天航空工业等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之下,未来也面临大规模快速发展的机遇。中国购自乌克兰的瓦格良号航母正在建造中。据估计,今年7月1 日建党90 周年或国庆节前夕,我国第一艘航母将有望下水并向外界公布。
从高层的态度可以看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已经上升为新世纪的国家战略,而它必将推动中国早日实现全面现代化和民族崛起,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一确定性极强的主题性投资机会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