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小学校长2011印象之二


 北京中小学校长2011印象之二

 

    “校长印象”的写作今年进入第六个年头,我决意把这项工作进行下去,今年预计将写作400位校长。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一家之言,并非官方定论;写作前未向校长们说明,仅凭“印象”写作。各位校长的排名及写作的期次未分先后。老廖

 

■北京一零一中学校长:郭涵

    来自海淀教委权威部门的信息显示,郭涵校长连续几年的干部测评满意度排在海淀前3名。在知识分子中间拥有如此高的满意度,套用一句台词:那是相当的不容易!郭校长这人很真,真实,说真话,真办事,容纳真切的事物,厌烦假大空。办学上是科班出身,有真水平,真本事。管理上有真水平,很会识人、用人。主政101的10年来,让101一直稳居海淀和北京中学教育的最前列。101的文科连续向北京市输送状元;理科稳定在海淀前3位。郭校长举办的人文实验班已显示出强劲的团体夺冠优势,那一群30岁左右的高学历、高素质老师们凸显出的教育理想和激情,让人在中国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上看到了希望。郭校长的101是学生成长的乐园,是老师倾情工作的乐园,是最具中国气派、最具中国情怀的现代化的教育乐园,是每个人都昂扬向上、每个人都找到了生命独特价值的人生乐园。请这样的校长再在学校多干几年,区教委确实有眼光。

    郭校长在师生中颇具威望。在学校初中生的赛诗会上听过郭校长两分钟的简短讲话:“我参加你们的会,是因为我特别喜欢你们!特别羡慕你们!羡慕你们年轻,有生气,理想!一零一除了给你们一个理想的中高考成绩,还要给你们大气、包容、博大的胸怀。”孩子们十分喜欢他们的校长。

 

■苹果园中学校长:于志勇

    苹中可谓石景山区教育官员的“黄埔军校”,目前的区老教协会长于美云、区领导刘国庆、教委前主任王兰芳、区政府督导室主任刘志成等都是在苹中校领导的岗位上走上行政岗位的。也许组织部门为苹中选任校长也另有深意,于志勇就兼有教育专家和官员的气质,儒雅,谦和,质朴方正,展露磊落之气。于志勇就任校长以来,苹中的教育质量再次跃上新台阶——苹中的本科率达85%。他的管理方式其实不复杂,就是“欣赏式管理”,让班子领导成员和老师们安心、舒心、放手地愉快工作,每个人都能体会到工作的快乐和成就感,把每个人的智慧发挥到极致。学校的书记张跃民就像大姐,愉快地、全身心地支持、配合于校长的工作。

    苹中也是石景山的“金三角学校”之一,与九中、京源学校同为本区学生所向往。据说苹中今年要组建教育集团。

 

■明天幼稚集团总院长:郑佳珍

    年龄上快“到点儿”的郑院长经海淀官方做动员、做工作,将继续为海淀幼教接着干几年。从自我发展的角度而论,凭她良好的健康状况、凭她在幼教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现今幼教资源稀缺的背景下,她要打造一个自己的幼教机构很容易。但是在郑院长这代人心里,服从组织安排的观念很强——所以她得留在体制内,把年轻的幼教干部们扶上马再送一程。这个说法或许让一些年轻人不理解,可如果您了解这两年草创的民办幼教机构是如何快速壮大的事实,您就会明白我不是替人编造理由。

    10多年前,明天幼稚集团与十一学校几乎同步启动了体制改革办学实验,两家都取得了成功,在全市、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其实,明天幼稚集团应该把办园业绩更好更多地向社会宣传。郑院长关于集团办园、关于“立美教育”的办园思想应该成为整个幼教领域的财富。

 

■北京171中学校长:陈爱玉

    东城与崇文合并之前,业内对东城中学教育有一个说法,叫东城教育三足鼎立——二中五中171被称为“三足”。新东城近期的高中统测,171各项指标均靠前。雅致、漂亮的陈爱玉做校长做出了境界——她放弃了精英教育路线,提出做“有层次无淘汰的教育”,培养尖子生,带动中间生,关注临界生;推行“有滋有味,有血有肉,有载体”的人文教育;注重对学生的“综合教育力”和全体学生多层次全方位的发展。

    171的发展还得益于近几任校长的选任很“给力”,老校长周柏年、袁为民和2007年上任的陈爱玉很好地传递了接力棒。在今天的中国办公立教育,且不分析“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论断具有多大的现实判别价值,但可以肯定,一所学校若多年掌控在一位平庸的校长手中,其价值必然缩水。所幸,171的三位校长都使学校获得了新的发展。

 

■北外附校校长:林卫民

    林卫民可是个人物:30多岁就在浙江做了特级教师,曾任浙江省教育厅做教研室副主任,在杭州最有名的学校杭州外国语学校做校长,兼任浙江省政府督学、浙江省特级教师协会副会长、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导师。去年8月调任北外附校校长。掌控北外附校,对于林卫民的能力来说并不难。北外附校虽然名分上是民办校,事实上它骨子里就是公立校,它的办学经费来自北外,只不过不像一般公立校由政府财政拨款罢了。摆在林校长面前的一个所谓的问题就是要提高北外附校的知名度。相对于其办学水平来说,相对于几所高校的附校来说,北外附校的名气还很不够;即使它在家长中的美誉度很高,然而没有高的知名度,美誉度的传播也会受到影响。林卫民是北外的人,但海淀教育官方对他的办学能力的兴趣和关注度正在提升。

 

■景泰小学校长:陈培荣

    陈培荣往家长面前一站,家长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庆幸自己的选择没错——把孩子交给这位气质优雅的校长,放心了。当然,让家长放心的不只是她的儒雅气质,更重要的是她作为校长对于育人的认识高度,她的“幸福教育”理念。她多年前提出的幸福教育与中国教育发展纲要、北京教育发展纲要导言中的“教育要承载着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不谋而合,即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让发展成为幸福的过程,让教育成为幸福的事业;让每一位师生从各自起跑线上跑出自己最快速度……景泰的教育质量不错,这次新东城南片的小学生毕业生推优,景泰被推优的孩子占了56.3%,推优比例在南片居于前列。在景泰,每个孩子都能唱60多首英文歌。有这样的英文歌水准,小学生学英语还会有难度吗?难怪景泰老师的朋友们咨询学校情况时说:“来我们这儿吧。这儿真的很好。” 像景泰这样的学校,遗憾的是人们关注少了些,她在新东城与一流名校相比毫不逊色,陈培荣的水平与一流校长相比毫不逊色。□老廖:关于教育的一孔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