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保障房到位资金不足5%


    2011年的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大致包括:400万套棚户区改造住房,200万套经济适用房和“两限房”(限套型面积、限价位),160多万套廉租房、220万套公共租赁住房。

    根据测算,今年中国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至少需要建设资金1.3万亿元人民币。

    不过,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钱不是让地方政府一个人出,而是大头在其它方面:即8000多亿元由社会机构、保障对象及其企业筹集。其余5000多亿元资金,将由中央政府,以及各省市县级政府筹集。

    不要看区区的5000多亿元资金,中央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只是1000多亿元;而地方政府将有3000亿元的土地出让金被用于保障房;国家开发银行已与住建部签署协议,今年将新增1000亿元贷款,这个贷款大概也是地方去还本带息;再者,去年全国公积金增值净收益,用于廉租住房建设50多亿元,今年会有进一步提升,也要地方买单的。

    那么,今年的保障房建设,要从地方政府的钱袋里掏出4000多亿元,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不是小数字,何况“十二五”期间要达到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地方最近年年要过紧日子的啊!

    举个实例,目前,江苏的保障性住房开工率达到30%,在全国是名列前茅的。

    不过,建保障房,资金和土地是最大的压力。按照江苏省的估算,今年保障房建设约需2万亩土地、500余亿资金。据介绍,国家对江苏的资金支持力度比以往大,目前到位的资金已有15亿;省级财政原计划下拨4亿,新近又增加了3亿。

   如此看来,就连经济发达的江苏,至今的保障房资金只是到位不足5%,还有95%的资金需要市县各级政府融资。

   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的资金上怎么去融资?如何更好的融资?

   土地出让金抽血?

   公积金盈余?

   傍房地产或其它行业大款?

   还是傍银行?

   抑或还有另类的融资渠道?

   我们拭目以待!

   但是,我们担心由于各地资金不足或者资金不畅的问题,又会泡了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的保障性住房的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