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什么东西,只要是发生在咱们的袓国内或是与中国相关,都会被冠以“中国特色”,没办法,谁认咱们邓爷爷推行改革开放,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呢。就仅仅是这一句话,可能会有人骂到,生在福中不知福,的确,能够做为伟大袓国的一份子,是非常光荣的事,我也会努力去享受伟大袓国带给自己的幸福。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个很和诣的祖国中,出现了一些烙有“中国特色”的东西,比如我接下来要说到的城管。
据《理财》网最新网文报道:“一份对经济学家的调查显示,中国5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升幅可能有所扩大,并可能在6月份达到峰值,主要是由于部分地区的旱情导致食品价格上涨。接受首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调查的11位经济学家对中国5月份CPI升幅预期中值为5.5%,高于4月份的5.3%的同比升幅。”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真正关心真正懂得CPI为何物的兴许不会很多,但是连年的物价上涨已是不争事实。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大部分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但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绝大部分老百姓的腰包萎缩的速度远远高于同期腰包鼓起的速度,甚至有腰包触底的可能。
在上述财经网站文章里,还有这样的描写:“花旗集团(Citigroup)的分析师们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华南近期出现的旱情增添了通胀风险,但旱灾带来的影响可能只是暂时的。”不错,任何灾难对于中国、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都只能是暂时的影响。那么为什么中国的CPI的升幅却是持续的、长久的?为什么老百姓总在感叹钱不值钱?为什么民间有人无奈的开玩笑,中国人民银行应该适时的增发面值为500元或1000元的人民币?为什么在中国会出现贫困的人越来越贫困,而富裕的人越来越富裕?为什么在中国会出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富二代(甚至富三代)”、“官二代”、“民二代(甚至民世代)”、“穷二代”?为什么?不为什么!很简单,就一个钱——钱,二个字——“银子”,如果非要说成三个字的话就是——人民币。
以上罗里啰嗦了几百个字(要是在报刊发表的话这些都是码出的钱),其实我最想说的是,在中国CPI持续增长的功绩本上,应该对中国的特色——城管,浓墨重彩一番。
自从城管出现,中国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自从有了城管,中国的城市“整洁有序”;自从有了城管,中国的城市“光洁如新”;自从有了城管,中国的城市“空气清新”自从有了城管;自从有了城管,中国的城市里经济上演真实版的古惑仔……自从有了城管,中国的小商贩成了“过街老鼠”;自从有了城管,中国的失地农民失去了最后的一片“谋生基地”;自从有城管,中国的困难城镇居民丧失了贩卖冰棍的舞台;自从有了城管,中国的城市很难再见从附近乡里挑着新鲜蔬菜的叔叔阿姨们;自从有的城市,中国的城市所有的生活用品都进驻正规的商场(因为那里可以收取“管理费用”);自从有了城管,中国的城镇居民每天都要到菜市场去淘那些“新鲜”的蔬菜;自从有了城管,菜农因为菜价太价上吊,而城镇居民(包括千千万万的迁移人口)则因为菜市场的高菜价,恨不得人生下来就可以不吃不喝;自从有了城管,绝大数国人为了买寻些华而不实的“正规”商品,而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自从有了城管,中国的城市正在一步步的向西方发达城市无限靠拢,进而失去了原有的中国本色;自从有了城管……还好,目前中国的农村还没有城管部队的进驻,要不然……不敢想像……还是不敢想像。
在城管活动最高峰的时候,民间有人提议,在每十年举行一次的国庆大阅兵上,应该有一支“雄纠纠气昂昂”的城管方队,当城管方队通过主席台前时,主持人会宣读这样一段“器宇轩昂”介绍:“现在走过主席台的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城市管理方队,中国城管为了把中国的城市管理得像西方资本主义的城市,为了把中国的城市管理好过西方资本主义的城市,他们不辞辛劳、无日无夜的工作,为了充实财政,他们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奔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走街窜户,把所有有利于变现或有利于套现的工具统统收归己有,把一干想“发点小财”养家抚口的小商小贩们一网打净,把他们的发财梦全部扼杀在摇篮里。中国城市管理方队,正迈着矫健坚实的步伐,向着明天更好的太阳迈进。”
言规正转,正如此文标题——中国的CPI增长,部分利益于中国城管。为何?无言以自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