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条件让反腐网站批评监督官员
文/魏英杰
近日,国内冒出三家专门反腐网站,吸引了大量网友关注。这三家网站分别是“我行贿了”、“我行贿啦”、“我贿赂了”。据悉,这是效仿印度同名网站的做法,该网站创办人的办站理念是“相信用人民的力量可以遏制腐败蔓延”。
虽然一时颇为惹眼,但这些网站的命运却让人不敢乐观。微博上有人转发网站地址,就说想看看网站什么时候会被关闭或屏蔽。网友持类似悲观态度并非全无道理。实际上,如今并不缺乏反腐渠道,无论是网上论坛、博客、微博还是政府反腐部门及举报热线,都可以发挥一定反腐。可在现实中,发帖被删除、上访被遣返、举报被跨省的现象并不少见。虽说不能因此否定反腐全局,但这些案例不仅让人寒心,也使许多人对反腐失去支持与参与热情。在这背景下,这些反腐网站能够走多远,不免让人担忧。
也因为这样,这时候更有必要坚决地支持这些反腐网站。这些网站的横空出世,不仅表明了公众对反腐的鲜明态度,而且更是一种公众力量的体现。反腐是一场长期而复杂的斗争,需要民众的积极参与。如果大多数民众都对反腐失去信心而仅仅依靠政府部门反腐,这客观上等于是在助长腐败的嚣张气焰,进而导致反腐斗争深深陷入“前腐后继”困境。所以,对于任何有利于反腐的新兴事物,即便不能积极参与,我们也应乐观其成,祝其平安。
同样道理,政府更不能轻视社会力量对反腐斗争的积极作用。反腐不仅要靠党纪国法和部门运作,更要依赖民众参与和社会监督。虽说打压举报人的现象时有发生,不过也应当说,近年来许多腐败行为被曝光,腐败官员得以受到惩处,网络举报功不可没。早在2003年,最高检就建立了网上举报平台。目前全国网上举报案件数量年均达3万多件。可以说,网上举报已经成为公众行使监督权利以及反腐败的主要途径。政府鼓励民间反腐力量的成长,就等于是为反腐添上另一只翅膀。这也是我们应该支持这些反腐网站的一个重要理由。
可能有人会说,这类网站会不会变成谣言传播的温床?这种担忧完全没有道理。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恶意造谣攻击他人,自然会受到法律惩罚。再说了,类似问题同样存在于其他举报手段,难不成因此就不接受民众检举揭发了?还有必要说,民间反腐和政府反腐异曲同工却不可偏废。民间反腐或许不如直接向政府部门举报来得更有效率,但这类反腐网站的作用不可替代,其存在本身就是对政府的一种监督形式。
温总理说,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怎么样才能实现这个承诺?说到底,就是政府不仅不能压制民众的声音,还要积极鼓励和回应民众的声音。这些反腐网站是承载民众意见表达的平台,给这些网站生存空间,鼓励网站发育成长,就是践行上述承诺的体现。印度版“我行贿了”网站开通不到一年便汇聚了1万多条腐败案例,帮助政府惩处了20多位官员。有了公众和政府的支持,相信中国版“我行贿了”会更加火爆,走得更远。
2011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