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型繁荣的崩溃


通胀型繁荣的崩溃
对于目前盛行的滥发货币以及由此带来的资产泡沫现象,哈耶克早有专门研究,哈耶克的理论预言:一个放松的信用政策会在资本与技术发展的早期阶段产生一个人为的通胀型繁荣,但是,这种繁荣最终会不可避免地破灭。哈耶克指出:“任何时期的通货膨胀都将以崩溃为结局。”(马克·史库森,《经济思想的力量》P357)回顾过去三十多年来的各种经济金融泡沫现象,不得不赞成他的结论。
M2GDP的比率快速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M2GDP的比率就呈现不断上升趋势,1990年为0.72004年达到1.85。从1997年开始,我国M2GDP的比率出现加速上升趋势。19901996年,该比率每年上升28个百分点;自1997年开始,每年上升10多个百分点,最多上升13多个百分点,这在世界上是前所未有的。到20109月末,M2GDP的比率为2.6倍(69.64万亿/26.866万亿)。
 
过去10年,中国M2平均增速达到18%以上,而发达国家均为个位数。同期,中国GDP年均增长速度为10%,无疑,存在货币的超量发行问题。比方说,到2010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已经达到69.64万亿元,按前三季度GDP26.866万亿元计算,有人认为,超发货币将近42.774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1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指出: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M2/GDP比重普遍高于以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2003 年后,我国M2/GDP 总体呈现下降态势。近两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该比率有所反弹。货币与经济之间的适宜关系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以我国M2绝对量多、M2/GDP 较高得出货币超发的结论并不准确。
废话!既然如此,这些人就应该给大家一个“准确”的说法。
20111-5月,中国CPI同比增长幅度分别为:4.9%4.9%5.3%5.4%5.5%。预计,20116CPI可能破6%
2011年以来,央行已经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累计下来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了21.5%,创下历史新高。每次“提准”,就收走3800亿左右的流动性——实际上也是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这样一来,实际上使得银根超级紧张,95%以上的企业和个人(买房购车的主)无法取得正常贷款。
这样下去,是否意味着过去几年中国的“通胀型繁荣”已经走向不可避免地破灭?相信,经济史会做出回答。